美文网首页
2023-07-18

2023-07-18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08:05 被阅读0次

    暴风雨前的宁静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说到,1234年,在宋蒙两国的合围下,金国覆灭了。金国一消失,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金国的故土归谁,当时宋蒙双方就河南这块土地的归属是没有明确讨论的,而我们知道像蒙古这样的带有游牧性质的国家组织,以劫掠为主,所以他们在消灭金国以后,大部队就向北回撤,使得河南成为一片无主地。另一方面,南宋对河南有执念,大家想想,恢复中原是多少代宋朝人的梦想,这个时候,不正是收复河南最好的机会吗,所以理宗觉得这个机会必须得抓住,马上派兵出击,向河南进发。

           但是上一讲我们就提到过,这个时候,南宋的军队防御很有特色,但进攻的战斗力差强人意,整个组织调配工作做得也不好,一个有代表性的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南宋的军队很快占领了开封,但是后续的辎[zī ]重部队没跟上,整整半个月,粮食都没运到前线。前线的将士看这样再等下去战机全都延误了,所以在没有备用粮草的情况下,出兵洛阳,结果就在洛阳遭到了蒙古人的伏击,大部队损失惨重。这么一来,南宋不仅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任务,还让国家白白损失上万精兵和大量的物资,更糟糕的一点是,蒙古原本就有南下侵宋的计划,这一次战争给了蒙古人一个很好的借口。

           而此后的几年里,南宋的政治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在皇帝位子上坐久了的理宗开始走向昏庸,朝政被四个人所把控,史称之为阎马丁董。我们分别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就是指理宗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阎贵妃想要给自己修建一座功德寺,理宗说这没问题,我肯定让你满意,紧接着理宗就派地方官员到各个州县去搜集木材,到最后没有合适的木头做梁柱了,怎么办,理宗想起来,灵隐寺前面有一棵晋代的古松,就想要把这棵古松给砍了,最后经人苦苦劝说才肯罢休。三年之后,这个功德寺建成了,那叫一个富丽堂皇,以至于当时的人都管这个功德寺叫赛灵隐寺。

            阎贵妃受到理宗的百般宠爱,自然是有恃无恐,对朝政也开始伸手干预,但她毕竟是一个女人,很多事情不好出面处理,所以就提拔了一个宦官,此人名字叫做董宋臣。董宋臣本就是个小人,是理宗的贴身内侍,靠的就是讨好巴结一步步爬上来的,在理宗和阎贵妃面前,他低声下气,但是面对其他官员可就不是这样了,史书上说他,揽权纳贿,气焰嚣张,大家都称他为董阎罗。

           阎贵妃和董宋臣在皇宫内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但是这还不够,还缺可以在外廷主事的大臣,很快,他们找到了,这两个大臣,一个叫丁大全,一个叫马天骥。丁大全也是南宋非常有名的一位,人品极差的奸臣,他出身很低,但是妻子是宋朝皇室的女婢,靠着这层关系,讨好上了董宋臣,于是逐渐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这个人人品差,他曾经给儿子聘娶了一个妻子,但是他看到儿媳妇本人以后,觉得这女孩简直太好看了,居然夺过来让她做自己的小妾。而另一位大臣马天骥也是一样,专权弄事。所以当时民间就流传一句话,说阎马丁董 ,国势将亡。说的就是在四个人的乱政之下,我们国家应该走不远了。

           就在朝廷内部一片混乱的时候,蒙古人加强了对南宋的攻势。当时他们重点进攻的地区是四川,这个战略思路其实在历史上多次出现,比如曹魏就是先灭巴蜀,后灭东吴。因为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如果巴蜀地区被蒙古军队战略,那么他们顺江而下,南宋的境遇就十分危险了。从1239年开始,到1241年,蒙古军队基本占领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这个时候,理宗意识到情况的危急了,马上派遣一个叫余玠[jiè ]的官员前往四川前线。余玠可以说是南宋后期的名将,他到了前线以后就非常有见地的指出,说成都四周都是平原,利于蒙古骑兵冲击,我们很难守得住,现在在四川大面积失守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重庆为我们的战略中心。紧接着他又提出来一些对抗蒙古军队的作战策略,比如说以守为主,囤积粮食,绝不轻易出兵,再比如尽量和敌人在山地作战,不在平地上作战。还有多用夜袭,不在白天作战。现在看来这些策略都非常有针对性,为什么在山地作战,因为蒙古军队多骑兵,在古代白刃战中,骑兵的冲击战术往往能给步兵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南宋由于缺马,又以步兵兵团为主,所以如果双方在平原交战,蒙古骑兵一旦冲起来,宋军是很难守得住的,但在山地就不一样了,马匹很难快速奔跑,反而有利于步兵伏击。

            再比如为什么要囤积粮食,以守为主,因为余玠知道,蒙古军队南下,他们的补给线拉的很长,由于物资的匮乏,他们很难持续长时间大规模的进攻,如果蒙古军想一直打下去,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一边和宋军作战,一边搜刮当地的粮食给自己做补给。只要宋军把粮食保护好,囤积住,蒙古人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但当时南宋朝廷眼睛里容不下这样一个名将,理宗听信了大臣的谗言,觉得余玠在前线大权在握,居心叵测,想要把他直接调回到后方。可是余玠心里太委屈了,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为守卫巴蜀尽心尽力,结果到头来,别人随便一句话就把皇帝给哄住了,还觉得我有反意了。所以为了对朝廷这种颠倒黑白不分是非的做法表示反抗,余玠直接服毒自杀了。

           余玠死了以后,蒙古军马上加强了对巴蜀重庆地区的攻势,好在当时南宋方面还占据着三方面的优势,第一,接替余玠的将领名字叫做王坚,此人也和余玠一样,会打仗,而且以守卫国家为己任,当时南宋这边有很多人选择了投降,蒙古人就派南宋降将去劝降王坚,结果王坚直接把降将压倒阅兵场,当众处死,以表决心。第二,余玠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那套作战方针和防御体系留下来了,前线的将士们都知道应该以防守为主,不断骚扰夜袭。第三,蒙古人并不适应巴蜀地区的气候,军队里面爆发了瘟疫,战斗力直线下降。在这三点优势的共同作用下,蒙古军战败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最高领袖,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在这一战中战死了。蒙哥一死,蒙古军队的军心就散了,马上向北回撤。

            巴蜀保卫战的成功,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第一,蒙宋在随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爆发过大规模的作战,南宋政权转危为安。第二,也正是这种转危为安,让南宋朝廷陷入到盲目的乐观当中,但实际上,蒙古人猛烈攻势的暂时缓解,更像是为总进攻所做的准备,他们绝对不会舍弃彻底消灭南宋的计划,而南宋朝廷的混乱和腐败、军队战斗力的直线下降,都让南宋的境遇岌岌可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7-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tg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