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梗概
《理智与情感》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它以19世纪英国为背景,讲述了姐姐埃莉诺与妹妹玛丽安在父亲去世后失去遗产继承的权利,为了生活幸福寻找婚姻伴侣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理智的埃莉诺与感性的妹妹面对情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她们分别是理智与情感的代表。姐姐与爱德华两情相悦,但因为爱德华有婚约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妹妹与威罗比陷入热恋,玛丽安热情奔放的释放着自己对威罗比的情感,最后却遭到了威罗比的背叛。在姐妹二人的情感都陷入危机时,爱德华的未婚妻背叛婚约,爱德华向埃莉诺表白,两人的情感得到了理智前提的释放。而妹妹也学会了从品性去判断别人,学会合理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后与布兰登上校在一起。
(二)编剧艾玛·汤普森
小说拍成电影,首先是剧本改编。编剧艾玛·汤普森追随原作者简·奥斯汀的脚步,除了一些情节的增删,《理智与情感》的电影剧本基本延续了小说风格。简·奥斯汀先分别塑造了两个“理智”与“情感”的典型人物,然后通过爱情经历,使人物性格发生转变,最终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就人物塑造而言
电影剧本明显减少了形容词的数量,并只运用一些具备视觉效果的形容词来描绘人物可观的气质外貌。如小说中关于姐姐埃莉诺“非常有见识”、“遇事冷静”、“心地极好”“懂得如何克制情感”的形容词,在剧本中被“端庄秀丽”这一具有视觉想象的一词替代概括。小说中妹妹玛丽安与母亲“悲不自胜,追忆旧痛”的形象在剧本中变成了“满脸悲戚”。
除了形容词的修改,通过人物互动来推动情节,强调人物动作行为也是重要的一点。依旧是对于母女三人性格表现的处理片段,汤普森让姐姐承担本该属于母亲的责任,在悲伤的母亲和妹妹之间周旋,稳定家人情绪;妹妹在姐姐劝说后固执地用忧郁的钢琴曲引起大家内心的悲怆;而母亲则是一个悲伤得过头甚至开始抱怨的形象。在这场清晨的戏中,埃莉诺走进正在弹钢琴的玛丽安,安慰穿着居丧服,正在收拾东西又忍不住掩面痛哭的母亲,姐姐的理智克制与妹妹母亲的感性都得到了很好的荧幕展示。(对比见图1)
(图1)
作为故事起始的中心人物,母女三人的形象像是一种前提条件,她们像一个无需验证而存在的集团直接面向电影观众。因而汤普森也不必考虑在母女三人的互动戏中加入“集团外”之人的目光。与之不同的是,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人物,爱德华的出现不仅被电影屏幕外的观众关注,同时也受到集团内的母女三人的关注。因为作为一个“准恋人”,爱德华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接受母女三人的观察和审视。
小说存在着姐姐埃莉诺与妹妹在闺房中就爱德华的品质进行讨论的情境,将这次讨论放置于闺房内,一方面表现了姐姐和妹妹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爱德华的一切品格正接受着屋内人物的秘密观察。在这次讨论中,姐姐称赞爱德华“既有头脑又心地善良”“理解力强”“知识广博,特别爱好读书”等等,由此可见姐姐对爱德华的爱慕之心。妹妹不仅是姐姐心事的聆听者,也是爱德华美好品性及姐姐情愫的接收者。
剧本中,汤普森充分利用了另一个妹妹玛格丽塔的目光,让爱德华的聪明与知识广博通过故意说错尼罗河位置来表现,而姐姐埃莉诺的在场与这场发生在书房(密闭空间)中的邂逅也巧妙地回应了小说的人物关系。
爱德华饰演者修·格兰特
就作品风格而言
《理智与情感》可能是一个浪漫圆满的爱情故事,但浪漫故事开端于19世纪英国只传男不传女的遗产继承法,虽然简·奥斯汀用类似于爱情与幸福的概念包装了姐妹俩的婚姻,但依旧掩盖不了这场发生在英国19世纪中产阶级社会的世俗婚姻本质。电影中关于19世纪英国社会景观,风俗,各类繁复装束的呈现,更像是某种隐喻。而“准丈夫”,不管是爱德华还是威洛比和布莱登,与随之而来的婚姻,对于待嫁闺女而言,则是一种获取社会晋升的中介。
在对集团外人的秘密审视中,在爱情博弈与试探中,简·奥斯汀的爱情成为婚姻结合的一个道德前提,它强调了理性与感性的相互映衬,试图达到契合与圆满的状态,更像一种故事本身的自我感动和自圆其说。
(三)导演李安
《理智与情感》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之后的第一部外语片,它们的故事都围绕着“社会”“家庭”“个人”展开。电影制片人与编剧兼女主演艾玛·汤普森之所以选择与华人导演李安合作,与李安对于家庭仪式与社会责任一类普世议题的处理才华有关。
正如上文所说,简·奥斯汀一边幽默地讽刺着丰腴圆润的淑女和长长的层层叠叠的裙子,一边又接受着大环境中的个人命运走向,企图通过爱情概念获得精神满足。也正是因为这样,简·奥斯汀的统一是理智范围内的情感释放,也就是贯穿全文的爱情欲望。
与简·奥斯汀不同的是,李安虽也关注情感的压抑与释放,但他的情感对应着压抑后的极致爆发,情感在高潮处压制一切。李安曾说自己有拍电影的天赋,这种天赋不是才华的天赋,而是一种相信的天赋。无论是拍电影这件事情本身,还是电影故事传达的情感——《理智与情感》中爱情欲望,李安都有一种类似于因信称义的天真。虽然李安自己一直说父亲是自己生命中的阴影,但无可否认的是,其原生家庭对李安能抛开世俗,保留质朴天真的可贵作用。
故事结尾处,爱德华向埃莉诺表白心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的处理方式是埃莉诺跑到屋外哭泣——克制与冷静不允许面对面的情感流露。而在电影中,埃莉诺的饰演者汤普森直接在爱德华面前痛哭,颇为动人,这是李安的处理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