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中国人一直有唯美的描写, 在诗经.国风.秦风中,有一首著名的诗句:“蒹葭(jianjia芦苇)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雾中有美丽的姑娘,同样,翡翠的雾中有美丽有晶莹剔透的玉石。 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已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
雾的厚度变化大,薄的不足一厘米,后的达数厘米之多,且同一块原石中的雾厚薄也有变化。
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
雾常见白、黄、红、黑等色。
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就是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
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
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
若为纯净的淡黄色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
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己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
黑雾主要为大量杂质元素氧化所致,显示翡翠内部杂质多,透明度差。
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并非所有翡翠均产生雾,有些玉石场所产翡翠并无雾。一般来讲能产生雾的翡翠原料多产在老厂及新老厂的矿山上。
前面已经讲过,在缅甸产翡翠的场口中,能够挖到白砂白雾的玉料并不多,除了玻璃种和冰种那样的好科外,大部分都是一般的料。
那么除了亮化放堂(即透明度好的形容词)的好种外,还能买到亮化水种的其他玉料也是不错的。
在腾冲玉料行中,把种好、透明度好但是又达不到玻璃种水头的玉料叫做化水。
化水分很多种,如稀化水种即其中之一,一般不需详细分,统称为化水即可。
而这个化水也是一个系列,有极好的化水,也有极差的勉强达到化水种的玉料。
这句话中的“水酒黄雾“讲的是如果玉料的雾不是纯的白雾而是像盈江一带的农家自酿的水酒,有点混浊,又有一点点微微地泛黄,这样的玉料,由于形成时玉料中带有微量的铁元素,形成的玉料经风化后,表面的雾就像米酒一样呈现似有若无的淡黄的雾。
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雾,里面的玉肉多呈精化种的料,不会出现高档玻璃种(仅指一般规律,也有偶见有高档玻璃种出现的)。
那么若水酒黄雾的料擦开一小块皮即看见雾,即薄皮水酒黄雾料,这样的料老到铁扎,里面的玉肉一般透明度较好,虽然不是玻璃种,但可能是好的亮化的糯冰种或者糯化种料。
这句话中还有两个字,即上段中未尾的“止”和下段话中未尾的“始”要说一下。
止的意思是说有水酒黄雾的玉料会出现很好的全透的玻璃种的情况极少,至多到化水的种头,这是一般规律。而要知道种头亮化程度(即接近透明度的意思)高与否,从薄的外皮即可得出结论皮厚雾黄说明含铁多、杂质多,钠铝辉石结晶颗粒较粗,抵挡风化程度低,当然形成的皮就要厚些;反之皮就薄些。
这句话讲的是一般规律,翡翠的原生矿形成后,有原生的,有山坡堆积的,有山沟里冲积堆积的(一般称半山半水料),还有在河里滚动时受水流、流沙冲刷磨蚀的,由于后期所处的外生环境不同,形成的皮壳不同。
同样物质组分的料,在半山半水环境中外壳就形成砂皮,在流水中就可能形成土豆皮或者铁豆皮壳,砂皮自然比土豆皮要厚些。但皮子多少算厚、多少算薄也是一种经验。这句话告诉人们的无非是要注意这种现象,多观察、多研究,从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经验数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