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语小故事系列——“马革裹尸”

成语小故事系列——“马革裹尸”

作者: 董不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6-17 22:11 被阅读0次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以足智多谋闻名,是马援的老朋友。他对马援说道:“将军啊, 大丈夫沙场立功,此番得胜还朝,皇帝定有封赏,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此生再没……不料,未等孟冀说完,马援就皱着眉头对他说:“ 我本指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夸奖我呢。 ”

孟翼听了很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国家开疆拓土,足足打下了七个郡,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这样的地位与荣华富贵怎么会长久呢。”孟翼听了,还是一言不发。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如今, 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国边境,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去当个先锋官,做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应该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然后被子孙用棺材敛尸埋葬。大丈夫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孟冀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地对他说:“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他只在洛阳呆了一个多月,见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了对边地的袭击,就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去了。

六十二岁那年,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武陵。原来,那时武陵五溪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就直接去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 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动作矫健不逊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第二年,马援因长期辛劳患了重病,在军中死去,从而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包裹着尸体回来,用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

相关文章

  • 成语小故事系列——“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

  • 成语故事:【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名将,被封为“伏波将军”。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西南方...

  • 成语小故事系列——“奇货可居”

    这个成语说的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的故事。 吕不韦曾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商人,他非常有经营头脑,善于囤居奇货,因此富甲一方。...

  • 成语小故事系列——“指鹿为马”

    秦始王在东巡途中病死,宦官赵高要求秦始王次子胡亥以及当朝丞相赵高隐瞒消息,拒不发丧。 因为他不想让秦始王的长子扶苏...

  • 成语典故|马革裹尸

    成语释义: 形容作战非常英勇,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援请击匈奴,曰:“男儿当效死于边野,以...

  • 成语小故事系列——“卧薪尝胆”

    这个成语讲的是吴越两国之争。当时吴国的阖闾被越国的勾践打得受了重伤,临死前便嘱咐自己的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

  • 《马革裹尸》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只军人战死沙场,今天我读的成语故事《马革裹尸》。 我喜欢的词语...

  • 成语小故事系列——“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这个成语典故主人公是张良。 张良,字子房,韩国人,原本不叫张良的,因刺杀秦始皇失败,便逃到下邳隐匿改名...

  • 成语小故事系列——“负荆请罪”

    在这个故事之前,还有一个故事叫做“完璧归赵”,讲的是蔺相如英勇无畏,不顾生命危险而将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的故事。 而...

  • 成语小故事系列——“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着军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行军途中,由于天气炎热,兵器又重,士兵又累又渴,没有力气再往前行进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小故事系列——“马革裹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wh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