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三章
这是讲谈社世界史系列最陌生的一本书了,陌生到只记得吴哥窟三个字,包括后面的几本书,很难去系统的展开我的个人想法,只能乱说一通。
首先一点是古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影响很大,特别是佛教,(在这里我想先问一下,佛教是不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从地理上能够看出来,印度往东就是缅甸,阻力上比起我国要小太多,天然屏障摆在那,只能北上顺着丝绸之路传入。
可是,印度文化有一个“弱点”,她对过去的记忆不注意保存,简单来说就是“不修史”,这给后来的解读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只能靠不断的想象去揭开神秘的面纱。引用一下作者的原话,“从残存的浮雕、碑文记述以及汉籍简洁的记载中,发现过去人们生活状态的端倪,描述出让人有实感的当时社会。”
同时,我们还能总结出一点,考古发掘只是能提供一些证据,给谁提供?当然是历史典籍。或者说,历史典籍才是研究的主体。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不间断的传承,靠的是编史,后一个朝代去编纂前代的史书,为的是强化正统性与政权的合法性,这一点历代统治者都十分看重。
最后,希望后面几天能够有新的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