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三十五年回眸》主编张昆
图/
选自《三十五年回眸》
本文是即将首发的《三十五年回眸——喻家山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情缘》一书的序言。该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初公开出版。
张昆 博士,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86年-2006年在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系主任、新闻学院院长、传播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2006年7月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任院长至2018年4月。
01
三十五年前,原国家教委一纸批文,同意华中工学院、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四所大学创办新闻学专业,由此开启了华中工学院新闻教育的历史。后来,华中工学院改名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2000年,经过三校合并,华中理工大学的校名又被华中科技大学所取代。
人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十五年来,喻家山下不仅走出了数以千计的学生,而且聚集了一批怀抱新闻理想和教育情怀的学者。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华中大新闻学院),先后有一百多位教职工在此打拼,他们或教学,或研究,或管理,辛勤耕耘着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的这片沃土,为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繁荣新闻传播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十五年回眸》
三十五年,对于自然界来说,不过是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瞬间。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之内的宇宙空间,是万物短暂寄居的客舍;在光阴交替中起伏的人世,不过是百代之中的匆匆过客。三十五年,按照宇宙时间的刻度,实在是白驹过隙,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作为生物体的个人而言,时间跨度几近人生的三分之一,其分量自然不轻。
02
华中大新闻学院就是我们寄生与栖息之地。我们在这里工作、讲学、研究、著述,我们在这里散步、谈心、看书、生活,或许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许是短短的几年,但它是构成我们生命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割舍不掉的历史。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都有自己的历史。英国历史学者卡尔·贝克尔断言:“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每个普通人,同你我一样,记忆种种说过做过的事情,并且只要没有睡着也一定是这样做的。假定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来而记不起任何说过做过的事情,那他真要成为一个失去心灵的人了。……正常说来,这位‘普通先生’的记忆力,当他早晨醒来,便伸入过去的时间领域和遥远的空间领域,并且立刻重新创造他努力的小天地,仿佛把昨天说过做过的种种事情联系起来。没有这种历史知识,这种说过做过事情的记忆,他的今日便要漫无目的,他的明日也要失去意义。”
今天,我们呼吁大家回忆过去,梳理在华中大新闻学院工作的经历,再现当时的我们,再现当时见到、看到、做过的事情,以一种亲切而闲适的风格,用文字和图片把这些记忆保留下来,这对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学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就个人而言,回忆过往,追忆自己在历史大潮中的起伏、适应与抗争,品味自己的辉煌成就,感恩同事、前辈和朋友,是一种非常正面的情感体验,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连续且相互关联的愉悦感”,以至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甚至认为:“老人们通过追忆往昔,兴许能在那些美好的事情中找回青春。”当然,对过去的回忆,必然也会令人联想起既往的一些失误、挫折,甚至是一连串的伤感、愧疚,如果能够在冷静检讨的基础上反思,对于自己心智的成熟、道德的升华,对于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专业才能,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也不应该忘记过去,常常回忆、咀嚼、缅怀过去,对于一个文明人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自然离不开集体。同样,集体也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我们的华中大新闻学院也是如此,正是我们彼此,以及更多的前辈和后来者,组成了华中大新闻学院这个发展着的大家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历史就是学院的历史。如果从学院的历史中抽去了我们彼此,学院将一无所有。今天,我们都在为华中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确,在国家级权威性评估中,能够与复旦大学比肩,位居国内前列,是我们过去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些成就从何而来?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华中大新闻学院的今天正是建立在我们大家,即你我他共同奠定的基础之上的。今天我们回忆、梳理自己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为我们的学院书写历史,就是在为学院的历史记忆填补空白、补充细节,只有这样,我们学院的历史才会变得更加丰满起来。
回眸35年,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我们作为华中大新闻学院集体的一员,过去在喻家山下,不仅尽到了自己的本分,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还创造了我们的学院文化,锤炼了我们的新闻之魂。我们一方面践行了“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办学理念,同时我们还坚守了“秉中持正,求新博闻”的专业精神。35年来,我们的学院从一个本科专业发展到五个专业,从单一本科层次,发展到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流程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从一个教学型单位蝶变为教学科研并重的学术重镇。这一切的代价,便是我们慢慢地变老,是我们鬓上染霜。
03
不可否认,华中大新闻学院过去的三十五年,不是一路鲜花、一路凯歌,也有坎坷,也有曲折;不全是快乐与幸福,也有心酸与沮丧。回忆过往,那些在每个白天或黑夜的每个角落发生的片段会一起涌现在我们的眼前,冲击着我们平静的心灵。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或许我们再想关上也很困难。所有这些,我们都必须面对,也能够面对,因为我们的新闻学院,以及我们彼此已经成熟,已经强大了。
在华中大新闻学院的三十五年历史中,我们未必全程相伴,但只要我们在场,只要我们见到,只要我们参与了,只要我们通过文字和图片把这些片段记录下来了,就为我们的学院保存了历史。这种历史发生的时间节点既近又远。说近,是因为事件刚刚结束,大家记忆犹新;说远,是因为事件或过程已经完结,当事者激动的心情已经平复。这是回忆事件、解析过程的最佳的时间节点。这种时间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历史叙事的客观与真实。
回忆作为一种历史叙事,被赋予了记录历史的责任。但是如果把回忆录完全等同于信史,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回忆的对象离今天近,是件好事:事情刚刚结束,还有一定的热度,大家还没有淡忘,还记忆犹新。但也正是因此,也会滋生出一些问题。比如,距离太近,处理太快,历史还来不及沉淀,也就难以看清真相;或者由于事件或过程还在进行中,远未终结,以致难以预见或不可能知道结局。还有一种可能,回忆者多是历史的当事人、见证者,换言之,他们都是历史的局中人。局中人往往会有“当局者迷”的一面。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时,既然是局中人,那么局中人总会有自己的立场、情感、态度或诉求,或某种程度的利益相关性,这种立场和利益关联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回忆者的叙事倾向和客观程度。
△院名石落成
这样讲,并不是有意去消解这些回忆的真实价值,只是说明这种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能过分被夸大。我们的使命只是尽可能中立、客观地把见到的、看到的、自己参与的事件或过程记录下来。至于是否全面,是否客观中正,自有研究院史的专家来甄别和考证。正如尤里乌斯·凯撒所撰的《高卢战记》,虽然人们没有把它作为信史,但它至少是信史赖以确立的史料来源。
04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作为前任院长和现任华中大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我面向华中大新闻学院所有在职的、离退休的、已经调离的全体教职工建立了微信群,向大家发出了征稿函。这个举措得到了老师们热烈的响应,尤其是已经离退休、已经调离学院的前辈,如程道才、汪苏华贤伉俪,程世寿教授、黄匡宇教授、孙旭培教授、余明阳教授、石长顺教授、舒咏平教授,还有幸智敏老师等,他们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还帮忙寻找、联系失联的院友,及时地提交了作品。截至10月20日,我们共收到了54篇作品。在此我要向各位回忆录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这份事业的支持,感谢你们对学院的认同和牵挂,因为你们,学院才有了强大的前进动力。
当然也有不少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提交作品,我虽然感到遗憾,但是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这方面有不同的认识是完全正常的。好在来日方长,今后还会有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的院庆节点,还有的是机会打捞自己的往事。好事不怕晚,这次没有写回忆录的老师们,可以分享其他老师的作品,以此酝酿自己的创作激情。
本着尊重作者、尊重历史的原则,我们仅仅是在文字上做了些技术处理,尽可能地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希望这本文集的出版能够引发大家的思古幽情,在缅怀过去的基础上,激发面向未来的强大动力。我甚至认为,不仅是华中大新闻学院,就是全国新闻教育界的同仁们,也有回眸历史、审视现实的紧迫需要。如果每个新闻院系都有一本类似的回忆录,我们的教育情怀和历史文化之根将会扎得更深,我们前进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实。
图书信息
《三十五年回眸
——喻家山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情缘》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本文集,收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职工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教育创办35周年,对学院发展建设历史,亲历与见证学院成长,以及自己与学院难忘的经历凝练沉淀的回忆录文章57篇。全书记录了三十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发展成长为国内顶尖的新闻学院的历程,是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史稿》的有力补充,共同勾勒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教育的更为丰满细腻且鲜活生动的历史图景。
书号:9787568048422
单价:198元
出版日期:2019-01
本书将于1月5日
在广州举行首发式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