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

作者: 苏三金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20:20 被阅读0次

本文是笔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一些感想,并非对书的解读。另外由于笔者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感想难免有不合实际之处,还望读者海涵。同时也希望和读者交流各自的看法。


产品经理是什么

作者在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产品经理的含义。从字面来看,“产品经理”这个词由两个词组成——
产品和经理。因此,首先由分清楚在“产品经理”中“产品”和“经理”各自代表的含义。

产品:用户与公司的平衡

产品就是要同时解决用户需求和公司需求的商品

这是最普遍的理解,也是我们主要面对的理解。同样,我们将从关键字把握这句话的意思。

“商品”意味着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载体。因此,必然有交换的双方:产品创造者(公司)与产品使用者(用户)。当然用户并非仅指单个人,而是抽象的个体,如一家企业、一支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并非指金钱,也可以是用户的认知等比较“虚”的东西。像微软这样的IT企业往往会推出很多的免费产品,甚至是开源产品,比如说我写这篇文章的VScode。一方面,免费的产品吸引了庞大的用户基数,用户使用中的反馈是企业日后开发产品很重要的数据;一方面,优秀的产品能很好地树立企业的形象,为其它产品创造先天的用户良好认知。

用户的需求很好理解,更希望聊聊的是公司需求。公司需求看起来很简单:获得收益。但是简单的需求往往由于开放的前提条件,也会产生很复杂的问题。比如说,公司的收益从哪来。

同一种产品,可以有很多种盈利方式。同一家公司,产品群的拓展也有很多种方向。一家公司可以靠一款产品崛起,可能靠一款产品存活下去,但不能靠一款产品发展壮大。

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淘宝诞生之初,电商平台大多靠收取登陆和交易服务费盈利,但是淘宝却是免费的。如今淘宝已是中国电商平台的代名词了。观察阿里巴巴集团的产品群,不难发现他们是围绕着“生意”二字展开的。近到提供支付服务的支付宝、提供物流的菜鸟网络,远到提供技术的阿里云,为阿里巴巴构建了一个坚固的生态护城河。当然,对于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布局的广度也很明显。

阿里巴巴新零售布局

优秀的产品必然是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但是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不一定是优秀的产品。用户希望以低廉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企业希望收益越高越好。因此,如此平衡好用户和公司之间的核心矛盾点,是产品拥有生命力的前提。

经理:从经营管理到经手调理

产品由很多部分组成。从开始的UI设计、后端等开发,到后面的运营、市场,都有了对应的工作岗位。而产品经理,说是经理,好像又没有想象中的管理权力,反而到处喊baba。

对经理的理解,我更倾向于经手调理而非经营管理。

传统的基层管理者需要在业务方面强于下属或者是时间积累来获得管理所需的威信,但是很显然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从开发到运营精通,毕竟只是精通开发中的一环就能够找到同水平的工作了。

因此,产品经理更像是一个连接产品不同环节的纽带,他需要对产品的各个环节提供其他环节的支持,成为各个环节的联系中枢。而这个身份,是由产品的核心提供的——需求。

产品经理:需求的管理者

产品的核心是满足需求。而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围绕着需求展开的。需求分析、需求审核、需求实现,需求贯穿着产品的始终。

也正因如此,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的各个部分都有着足够的技术支持。这既能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理解需求,也能让产品经理为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内行怎么会愿意听外行哔哔赖赖呢?

阿里的一位产品经理又玄老师也表示过,曾经听不懂开发讲的东西,曾经给设计提意见却惨遭驳回。产品经理只有专业度上来了才能跟开发设计等其他岗位更好地沟通。沟通,是要有基础的

又玄

产品经理的思考

典型的传统行业 互联网软件行业
行业形态 成熟行业 新兴行业
产品形态与成本结构 实物 虚拟物品
生命周期 几年 几个月
盈利模式 单一卖产品赚钱 多元盈利
用户心态 花钱买 免费用

作者给出了5个典型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不同。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形态与成本结构。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复制分发成本,导致用户对其价值评估会偏低。因此,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产品中采用卖产品作为盈利方式的,往往是专业性较强的种类,如Adobe、Office,深入的则有各类工业级软件等。这类产品的用户对产品的价值更加认同,更愿意付费。当然,也有法律约束的因素在。

此外,用户更换软件的沉没成本的降低导致了用户心态的改变:对虚拟产品的付出更加谨慎——即使是一个月订阅只需一杯奶茶钱,愿意付费的用户也是少数。改变盈利模式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将核心功能免费,而对进阶功能或者附加产品收费成了一条普遍有效的方法。从社交的VIP头衔,到游戏的道具购买,用户更容易受自身情绪影响,做出情绪积累产生的冲动消费。毕竟付费拥有特权的人天天在你眼前晃悠,一时上头在所难免。而首充优惠,各种有的没的活动等手段,更是降低了用户跨入付费心态的门槛。就像女装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


面向产品的眼光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这是我觉得作者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作者的自序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并非人人都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将产品经理上升到“人人”的层面上后,它不再是狭义的工作,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看待自身的方法。

在编程语言中,有一种叫面向对象编程,万物皆可对象。而在生活中,也可以有一种面向产品生活,万物皆可产品。属性、方法,可以描述对象;需求也可以描述产品。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满足这个需求需要哪些条件,进而分析出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我们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对未来的道路可能会更加清晰。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行为请与我联系,我将及时删除。转载请联系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aq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