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喂”字的学问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决定,决定了办一件事情的成败。
那如果“第一次接触”不是见面,而是通话呢。你觉得打电话说的第一个“喂”字,有多重要?
事实上,一个“喂”字可以传达很多信息。
场景一:如果你把电话拨过去,才响半声,他就把话筒拿起来了;你从对方一声“喂”中,是不是能听出他可能是在焦急的等待谁的电话?
场景二:如果对方正在睡觉被你的电话吵醒,他的那声“喂”中,是不是有气无力还夹着一丝怨言。
那么,这个“喂”,你能不小心说吗?
如果接电话时,你想表现得从容一点,不妨把“喂”字稍微拖长一些。
如果你想显得比较急,那就把“喂”字说得短促一些。
02 巧说“废话”
统计一下你就会发现,一天中你绝大多数都是在说废话。“嗯”、“啊”、“这个”、“那个”、“是吧”、“的样子”、“那么”、“事实上”等等之类的词语,其实都算是废话。
但如果突然叫你把这些废话拿掉的话,可能你就一下子不会说话了。因为这些词语存在的意义,在于利用这个时间让你构想下面要说的话。
1、减少废话的使用频率
(1)放慢说话的速度,在那个“原来要说废话”的地方,就停一下。为了不太明显,你还可以清清喉咙、掠掠头发,或者歪歪头、笑一笑,这样就给人从容优雅的感觉。
(2)减少“吗”、“啦”、“哪”、“呢”、“哇”这样的语气助词,过多的语气助词会给人不诚恳、不耐烦和不信任的感觉。
2、巧用“发语词”
(1)当大家闲聊的时候,你贸然开始说话,可能前面几句话容易被大家忽略;如果你想要大家集中注意力来听你说话,你就要用发语词了。
比如很强烈地对全场喊:“请各位安静!”,或者含蓄的咳嗽一声、或敲一敲、吹一吹麦克风,也可以不动也不说话,做一个“嘘”的手势;这些方法都可以为自己制造说话的时机。
(2)“那么”、“事实上”、“你听我说”、“你知道吗”、“well”,这些都是提示众人的发语词。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发语词之间要交换着用。譬如你每次都先说“那么”,你可以中间加几个“但是”、“好”、“你认为”、“我以为”之类的词句。
03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想说话感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听众的情绪能跟得上。
但一定要知道你的情绪不是别人的情绪,千万不能以自己的“了解”,去想别人的“了解”;用自己的“情绪”,去想别人的“情绪”。
还有就是,你希望说话动人,先得搞清楚你的听众是谁,他的教育水平如何,甚至他的政治立场怎样。你不能对一些知识程度差的人说一些“专业名称”,也不宜对高知识分子举太庸俗的例子。
所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听众、场景、时间的不同,都会影响你说话的方式。
04 说话的快与慢
语言的魅力,跟你说话的速度有绝对的关系!
说话速度过快,可能让对方听不清楚,跟不上节奏;说话速度过慢,又让人觉得慢条斯理,听得不耐烦。
那怎么的说话速度才是合适的呢?
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要根据实际的对象、现场,甚至内容来决定。比如说:赛马现场转播,与某要员的葬礼实况的播报速度能一样吗?
在讲一整句话中,专业名词,或听众不熟悉的字要放慢来说。譬如特殊的人名、地名、国名和制度名词说慢一点,使听的人能有时间听清楚、搞懂。特别放慢的时候,能引起听众的注意,有加强的效果。
所以,讲话要有快慢变化,有疾有徐;疾得流利,徐得有力,在不重要的地方轻松带过,在重要的地方又特别强调,则能给人顿挫分明,思路清晰的权威感。
05 “气壮”才有“势”
无论你是算命先生、医生还是推销员,如果你连自己说的话,介绍的产品都不敢相信,你又怎么去说服别人?
不论你是歌星、演员还是演说家,你都必须把“自己”发挥出来,那种自信就是“气”。
尤其作为一个演说家,你必须有那股气,因为演讲全是你讲,就算观众心有不服,也不能当场开口。所以你要有“今天老子说话,你们就乖乖听着”的气势,才能压住场子,也才能更有煽动力。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上台不怯场?
(1)从准备工作下手:当你狠狠下过一番苦功,自认融会贯通、谁都问不倒你的时候,那恐惧就可能消失。因为努力的学习、思想,使你产生信仰,相信自己的道理;又因为那信仰,使你有信心、有勇气,甚至有气度。
(2)自我催眠:不断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在上台之前,把台下的场面在脑海里预演一遍又一遍,想象那如雷的掌声,想象你鞠躬行礼,想象你侃侃而谈。
即使你是一位新手,出场之前,也要告诉自己:“今天这是我的场子,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批评,我说了算!”
当你把“气”一点点积蓄起来,又经过了一番勤苦的演练,达到“艺高人胆大”的时候,你不必开口,就已经有了浑厚的气势。
才艺+胆识+气度,才能成为群众魅力,你才能成为超级领导者、表演者和演说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