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之后,高考很快就来临了。我记得两年前的高考,我就有一些焦虑,那时候,儿子即将面临着小升初考试,我想到了六年之后的当天,儿子也会面临同样的时刻。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以前,面临着儿子成长中的每个一个重要的阶段,我都比较担心,不能从容地面对。一次,儿子与我的一次对话疗愈了我。
他对我说:“妈妈,你不必担心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你担心我学习不好。现在,我的学习不是一直还不错吗?上了高年级之后,离家远了,你担心我不能独自去上学。现在,上学、放学,我都没有让你们接送,我一个人不也挺好的吗?”
也许儿子只是无意中的一席话,却突然让我豁然开朗。是啊,无论我是否焦虑,儿子始终都在成长。而且,困难与挑战同在,儿子必须不断地尝试与改变,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我的担忧并不能改变什么,还很有可能会阻碍儿子的成长,给他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我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与儿子一起成长,不要人为地制造负面情绪,不要让自己的认知限制了儿子的成长。
坚持阅读与写作,让我的心态和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因为孩子必须面对的问题与困难焦虑不已,而是去想办法,该如何去支持他、帮助他,让他得到更好的成长。
所以,去年的中、高考,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与感悟。当我做到了心态平和,没想到处于初二的儿子却无法淡定。
对于即将到来的地生三模考试,让他感到焦虑。我觉得不应该呀,儿子面对一模、二模时都比较从容,而且成绩都还不错,不至于在三模时有那么大的压力。
我疑惑地问儿子:“是因为成绩的压力吗?”
儿子摇摇头说:“那倒不是,而是最近两天初三在进行三模考试,这是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很快,他们就要面对中考了。让我想到一年后的今天,我该如何面对,我还没有准备好,让我觉得焦虑。”
我微笑着对他说:“儿子,你每天都在认真听讲、复习,坚持打卡。那么,无论是小考和大考,对于你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可是,我还是有一些担心。”他低着头对我说。
我轻轻地握住他的手,乐观又坚定地对他说:“担心不能正常发挥吗?即使考砸了,你还有很多机会。学习不止一次考试,人生也不止一次机会。对于一个有实力的人来说,时时处处都是机会。”
“我还有很多机会,真的吗?”儿子黯淡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充满了希望之光。
“当然是真的。”我点点头,鼓励他,“对于一个努力、且有实力的人来说,即使失败了,也不必担心,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是无法被夺走的。并且,他们本来面对的,就不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面对着好、较好和更好,起点就不同。对于你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必担心会考得很差,只是担心考得不够好。”
“嗯,我知道了。”儿子对我说,仿佛放下了担心与焦虑。
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考试中、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地去实践、去总结、去提升。
再次回顾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视角发现,我们太多人的比较容易陷入固定型的思维之中,让我们产生焦虑与不确定感。如果我们能以成长性思维来看待问题,就会显得比较淡定与从容。
现在是现在,未来是未来。如果抓住了现在,也就抓住了未来。即使未能抓住昨天与今天,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只要我们及时觉醒,并努力向前,我们就还有机会,从现在开始,抓住现在,掌控未来。
也许有人会说,未来变幻无穷,我们该如何掌控?可是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也许现在的焦虑与担心,对于未来而言,也许并不存在了呢。
未来会变化,未来的我们也会改变。不必人为地制作焦虑与恐惧,活在当下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