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历史,看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费尽移山心力,贡献平生智慧,殚倾渾身解数,打下不朽江山。但是他们的生前身后不禁让人顿生感慨,让人唏嘘叹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身份、角色发生了逆转?
《楚汉传奇》八十集,收尾之处是韩信被诛杀。看的咱们不少人呢,感觉到唏嘘叹惋,这个结局惨了点儿。
“韩信,你一生做人太轻狂自大,眼中看不上几个人,我会让一群女子将你处死。杀!诺。”
很多观众朋友就不理解,说怎么就历朝历代,打开中国封建史你看:满纸上写的都是诛杀开国功臣。好像这开国功臣呢,就像犯着点儿什么似的,经常遭遇厄运。一般来说在中国封建王朝各个朝代都有这样的规律:
开国之时呢,君强臣弱;
进入盛世阶段,君臣均势;
到了乱世,臣强君弱,天下大乱
所以说开国的时候,君主都很强势,但他也不至于他强势就非得诛杀开国功臣呐。你看这历朝历代开国的功臣,得好的少。极少数像张良、范蠡这样的,功成身退,我撤了,得以保全。
很多在朝中继续掌握权力的,就往往就不得善终。那咱们就《楚汉传奇》来说说这个开国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你看咱们说这韩信,最后死到吕后跟萧何手里了。那时候有那么句话叫:
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敌国破,谋臣亡。
其实这句话,韩信到死他也悟出来了,可悟出来了时已经晚了。韩信当初啊,就有这种想法,就说我跟刘邦打天下,我这能耐大,他会不会猜忌于我呢?所以他老早就怕兔死狗烹。所以他曾经跟刘邦提出来过,说我不论犯了多大的过错,我有三不杀,什么叫三不杀呢?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就说只要我站在这儿,我能看到天,我能踩着地,你就不能杀我,你下边儿人拿着凶器,都是铁做的嘛,见铁你就不能杀我。其实他要这三不杀是啥呢?就是属于求了一道免死金牌。
可是就这么想,韩信也没有穷尽所有可能,还是被吕后给算计了。怎么杀的韩信呢?都知道,整个大布口袋把韩信装里头悬起来,你装里头看不见大天了吧,悬起来又踩不着地了吧,说这个见铁不杀,那用什么兵刃呢?让宫女们把竹子削的溜尖溜尖那种竹签子,堪比利剑,用竹签子把韩信捅死了。惨不惨,你说。
当然你说像刘邦这样还不算是最狠的呢,中国历史上杀开国功臣杀的最狠的,那得数说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上记载朱元璋有三大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刘基刘伯温,再加上徐达。这三位也堪比咱们说的这个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李善长呢,一开始就跟朱元璋打天下,还跟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到后来到什么程度呢?都已经交出兵权了,都退了,七十七岁了,朱元璋还不放心呢,把他家满门抄斩!
“朕活着这些开国元勋就如此张狂,将来朕传位给太子,他们能把他放在眼里吗?不铲除后患,将来领头造反的,就是这些自以为开国有功者。”
那徐达就更惨了,他是朱元璋发小,一块儿长起来的。他的能耐不比韩信差,特别善于打仗,汗马功劳。传说当中说,朱元璋把徐达、李文忠、胡大海这些人弄一块儿,汤和、邓愈什么的都弄一个楼里头,一块儿吃饭。在这楼底下呢埋上炸药,炮炸功臣楼,“嘭”玉石俱焚,把这些人都炸死。你说这狠不狠!
那今天首先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这皇帝他总琢磨杀这开国功臣呢?你看这皇帝也挺奇怪,他没得天下之前,这人好的不得了,秦王政就是秦始皇,没有一统天下的时候,他自己给谋士长跪不起,求你指导指导我;王莽没篡位的时候,秉公执法,把自己的儿子都给杀了;雍正皇帝上台之前那是四皇子胤禛嘛,那个时候,礼贤下士,一点儿不像上台后大搞文字狱那么残忍。所以这些人没得到皇位的时候,一个个挺好的,挺仁慈义气。可得了皇位以后,凶狠寡恩。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咱们分析分析,这里头还涉及到一个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事儿。什么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看我往下说,这个皇帝,他得了政权之后,他的思路就转换了。你看他打天下的时候,他手底下的这些人,都是有能耐的人。开国功臣你记住不可能有废人这里头。要么是文厉害,要么是武厉害,要么是文武双全。没这两下子他能成为开国功臣吗?打天下的时候,开国功臣这些能人,他们的本事,那是皇上手里的一个利器,用以获得天下了。但是这个天下到手之后,已经太平了,这些大能耐就成为威胁皇权的一个重要砝码了。也就是说,打天下的时候,我们需要能臣有本事的,那么到手天下了,就不怎么需要能臣了,而需要忠臣了,你得对我忠心耿耿。所以能臣倘若不能转化为忠臣,那不就是对我的威胁吗?所以咱得看看哪些是忠臣,哪些个是奸臣。可是忠奸不是一天两天能辨别出来的,它需要时间,可是皇帝等不及呀!你这忠奸又没有写在脸上。我通过时间辩认,我太着急了,所以他采用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和方式,就是说我先甭管谁忠谁奸,你就是奸臣,你假如说你是个残废,蹲在家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也不在乎你呀!那好,我先别分忠奸,我先把这个手底下这些能臣我分成几类,分成什么呢?有能力造反的和没能力造反的。就甭管你想不想造反,你有没有这能耐吧,你要没那能耐,你造反我也不怕。有道是文臣造反,三年不成,不怕。所以他把下边儿人分成有能力造反和没能力造反的。那么他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把有能力造反的都给你灭掉。宁可错杀1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这不就以绝后患了吗?
怎么弄的?它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夺权,第二步是夺命。就说你是有能力造反的人,有能力的,好!我这么干,先夺权。你不掌握兵权财权吗?我都给你收走,这是你的有形资产,我先给你收走。著名的例子,就是历史上宋朝那个杯酒释兵权:
“朕绝对没有怀疑各位对朕的忠心,但是你们谁能保证你们的部下在某天的早晨,不会把皇袍也加在你们的身上呢?啊!皇上!臣等不敢!”
先剥夺你的隐形资产。可是问题你认为有形资产交上去了,我退了,我老守田园不完事儿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功臣,在有形资产之外还有无形资产,什么是无形资产呢?就是他们的威望,他的才干,他的人脉,他的潜在的势力和强大的号召力。那么这无形资产有时候很厉害,你看这里头写韩信吗?韩信即使最后把他齐王给你免了,你看韩信到这个另外一个大臣樊哙家里边儿,樊哙恭恭敬敬的出来说,哎呀,大王乃肯临我呀,就是我怎么这么荣幸啊,你到我宅上来了,对他毕恭毕敬的。樊哙我们都知道,那是刘邦手下的第五大功臣,还是刘邦的这个连襟。就这样一位,你想想都对这个韩信这样,韩信那时候已经失势了,还恭敬成这样,你说韩信的威望得有多大?也就是说他将来呼呼啦啦把战旗一挑,天底下得有多少人跟着他,你想想吕后这些人能放心吗?不可能放心的。也就是说只有把你无形资产也剥夺了,这皇上算是踏实了。那么有形资产是夺权,无形资产啥?要命啊!最后把你命要了,韩信就是死在这上面。
所以你看,假如韩信他要真抹脖子自杀了,那好办了,那刘邦可能会到他坟上还得哭两下呢,哎呦!你怎么就死了?把他家里人厚赏,然后封官,说不定让他儿子当个驸马什么的。因为什么?你消消停停的,你把无形资产都消灭了,那皇上放心了,有形无形都没有了,我这天下就稳定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只要你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咔嚓”都拿下了,皇上心里头这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儿了。
所以说大伙儿把我说的这个脉络捋一下就是了:
打江山需要能臣,守江山不需要能臣,需要忠臣。那么怎么辨别忠臣呢?需要时间,皇上等不及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呀,那我怎么弄呢?那好,我简单区分一下,你有能力造反还是没能力造反,你真没能力那个,你就造反我都不怕。诶,有能力的我得给你摁住,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个漏网。所以他采用这种先夺权后夺命的方式咔嚓把你拿下。
所以你要研究明白开国皇帝这个心理学,你就知道为什么他如此的愿意杀这些能臣这是心里头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你看那个春秋当时这个吴越争霸的时候,那不就是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都靠谁呀?一个靠范蠡,一个靠文种。范蠡是什么呢?他给这皇上找了个西施,啊,那时是叫大王,最后西施把夫差给迷惑的五迷三道的。但是据说这范蠡跟这个西施关系很好,就这么着,等到真正的把吴国平定之后,范蠡就明白这事儿,说我呀,不想要别的,我带着我心爱的女人西施泛舟五湖,我玩去了,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儿了。他还劝文种,说你呀,赶紧急流勇退,文种说大王不会像你说的那么薄情寡义,我呀不走,我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没施展开呢。哪想到范蠡走了之后,你再看文种可遭了罪了,勾践是左琢磨他右琢磨都不对,后来到他家走的时候留下了一把宝剑。文种一看这剑,当初吴王夫差就给伍子胥需留下这把剑,伍子胥一看这让我自杀,所以伍子胥说了,我死之后把我人头割下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王勾践打进来!所以文种一看,这是夫差让伍子胥自刎的剑,这不就是大王让我也自刎吗?这时文种长叹一声啊,悔不该当初不听范蠡之言,自有今日啊,拿起剑自杀了!你看这范蠡多逍遥,带着西施两口子游山玩水很快活。后来范蠡改名叫陶朱公,据说是买卖人的鼻祖,天下首富。就跟现在比尔盖茨巴菲特似的,所以现在呢,咱们一提哪个富翁,有别名,陶朱公。那就是从范蠡这儿来的。
当然能像范蠡那样儿看得开的,历史上是极少数。但也不是没有,你看刘邦这块儿就有这样的人。你看张良,得了天下之后,知道刘邦什么德性,我呀,功成身退,找个地儿养老去,我什么都不跟你争,你总威胁不到我吧。而且张良采用什么?隐姓埋名。到后来连刘邦想找他都找不着了。他知道他就是退到那个程度,刘邦可能都琢磨,你别哪天跟你当初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那样你来琢磨我,你能耐那么大,所以张良这是想明白了。
还有萧何呢?一大家子人,贪恋荣华富贵,不肯走的。萧何也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第一个他让自己家里的男人都去打仗去。
“你们几个都是我萧家的好孩子啊!要好好干,以后好为国家效力。到了汉王的帐下,多干少说,用心研习。”
再一个我手里没兵权,我是文官。说那不行,你有人脉呀,你这么多人听你的。你有威望啊,你名声好,萧何干脆自毁声望:
“我想请你向他们告发我贪污。为什么?用不了多久圣上就会找理由把我抓起来,并且有可能判我死罪,我下狱以后,你就把我贪污的证据交给他们。”
这就等于什么?把自个儿威望给毁了。就等于把自己无情资产给毁掉了,向刘邦表白,你看我什么想法都没有,所以这萧何勉强这算在这个汉初的时候得以自保。
所以皇帝诛杀开国功臣这个事儿,历朝历代这事儿就是很大的一个矛盾。你说这些开国功臣吧,不用尽心力帮助皇上,那打不下天下,他们也无法实现个人的价值。可是真要是把天下打下来,很可能跟着自个儿死期就到了!这就是一个解不开的非常纠结的死结,成功之日就是丧命之时。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那是因为封建社会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没有一个固定的那么清明的法制来约束皇帝的行为,皇帝老儿一个人说了算,我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只要是这种独裁专制,那么开国功臣在一定程度上就一定会遭受这样的厄运。那么在封建社会有的能逃脱这厄运的都是特别能想得开的。就功名利禄我也不要了,我干脆就急流勇退撤出去。可是问题就在于,有几个人能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就急流勇退呢?就眼看着这些荣华富贵都不想要了,我就撤出去了呢?哎呀,人性有时候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