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作者: 刘时光代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04:0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下流:谦下守静,以静和动。用“下流”二字,让人立即明白,大国是以大海作比。大海之所以为大,是因为处下,天下所有河流在那里交汇的缘故。

  这一句用海洋和河流作比大国和小国,说明大国和海洋一样,是兼容小国的缘故。

  天下之牝,常以静胜牡,牝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牝:雌性动物,属阴,具有温柔、谦下、守静的特性。牡:雄性动物,属阳,具有刚强、傲慢、躁动的特性。

  天下的雌性动物,常常以温柔征服天下的雄性动物。阴之所以胜阳是因其本性符合大道之性。牝胜牡,就是阴胜阳,静胜动。同样道理,如果大国能够以谦下守静之德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拥护和归顺;如果小国以柔和守静之德对待大国,则可以取得大国的尊重和保护。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说明不管是大国征服小国,还是小国征服大国,其前提条件都是守静谦下,即大国和小国的和平共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大国取得小国的归顺,目的不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道德事业的行列,使道德之树不断成长和壮大。小国加入大国的行列,目的不过是同大国一道,共同维护道德事业的发展,让道德普及天下。大国与小国的建交,既体现了共同的目标,又满足了各自的愿望。但是,在建交之初,大国更应该有大国的风度,以主动谦下之德去接纳小国。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本章论述的是国际外交政策。以天地阴阳之妙用,推论大国和小国的和平共处原则。大国守静处下,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倘若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就违背了自然法则,必被小国战胜。小国若不能尊守自然法则,躁动妄为,以小犯大,必国破人亡。所以,不论大国小国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造就人类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流时代天天日励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下流:谦下守静,以静和动。用“下流”二字,让人立即明白,大国是以大海...

  • 道德经新解:附录,通行八十一章本

    道德经新解:附录 《道德经》通行八十一章本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重新全面解读《道德经》

    春节过后,本人打算全面重新解读《道德经》。让大家看看《道德经》中说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人们始终看不懂?本...

  • 道德经新解57章举轻若重

    道德经新解57章举轻若重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味:品味的意思,引申为体会、思考。 治理...

  • 道德经61外交宜下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外交宜下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

  • 道德经新解72章总论

    道德经新解72章总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是凭据、根据的意思。美:修饰、美化。 老子言道论德是“言有宗,事有...

  • 知的层次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新解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导...

  • 道德经新解37章贷智于道

    道德经新解37章贷智于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

  • 道德经新解51章玄同

    道德经新解51章玄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

  • 道德经新解41章人性论

    道德经新解41章人性论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却:止、退。粪:名词动用,肥、养的意思。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新解55章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g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