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正在看《明朝的那些事儿》,其中在明英宗时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抓,军队被打败,北京城被围攻,当时明朝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
于谦挺身而出,正在这个时刻大臣们要求惩处权阉,这其中有这么一段:
可是王振这个死太监,学问有限(不成器的学官)、能力不足(土木堡就是不灭族明证)、身体残疾(职业限制)、道德败坏(贪污受贿),却能够一下子独掌大权,号令天下!
死太监,你凭什么!
是啊,这些太监是可恨的,那么他们凭什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权倾天下呢?
这就提到了我这段时间读的另外一本书《亲密关系》,其中提到: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Clore & Byrne,1974)。影响吸引力的奖赏(rewards)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直接奖赏指的是他人提供给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如果他人给予我们许多兴趣和赞许,我们就会对这种关注和接纳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他人聪明又美丽,我们就会享受这些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而如果他人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如金钱或地位,我们更会乐于接受这些好处。多数情况下,人们提供的直接奖赏越多,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强。
但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友善、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
说了这么一大段儿,到底是说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交易,这个交易并不是咱们所说的商业上的利益交易,而是交换的意思。
最简单的就是,你对我好,我就会对你好。
而这个“好”是没有标准的。
两人之间的交往可能在别人的眼中是不对等的,付出和得到是不对等的,可是在这两个人之间却认为是合理的,也就是黄晓明的那句,“我要我以为,不要你以为。”每个人认为自己得到的大于付出的才是真的得到。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1.临近:喜欢身边的人
物理的距离等于人与人心里的距离。
就像恋人之间亲密的时候,恨不得两个人黏在一起,当发生了争吵,就会离的很远,不想见对方。而我们和朋友的关系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恋人的关系那么明显,没有觉察而已。
2.方便:远亲不如近邻
大部分的异地恋为什么会分手,这就是原因之一。
恋人之接是非常相爱的,当距离远了,会把这种爱变淡,并不是因为不爱了,而只是因为不方便。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都不喜欢麻烦,而两个人见一面都这么麻烦,人就会趋利避害,会开始找身边的人,因为这就是人性。
3.熟识:重复接触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熟悉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他会主动的去找领导汇报情况,就是要领导熟悉自己,觉得经常见面是因为关系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就会把因果关系搞混,就会认为我和你关系近,才愿意见你。
你瞧,这就变成了自己主动,自己的意愿了。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要说人际关系是可以靠自己主动行为去改变的,我们可以运用在自己的家庭关系上,让自己的家庭更和睦,也可以运用在工作关系上,让自己的工作起来更顺畅。
至于怎么用,还是要靠自己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