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北京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作者: 冬惊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20:27 被阅读4535次
摄于地坛公园

北京。有哪个文艺青年能抗拒她的魅力?

对北京最初的向往或许来自老舍笔下北平的气象。在我心中,她就是那样一座包容而平和的城市,有文化底蕴,也意味着无尽可能。去北京吧!这个念头一直存乎我心间,伴随我度过题海战术的高中时代。我来自人口超过一亿的高考大省。在我们那,100个文科生里只有一个能上重点大学。为此我走了小语种保送北外的捷径。

于是19岁那年,去北京的梦想成真了。11年前还没有动车和高铁,坐了一晚上特快,我彻夜未眠。北京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惊奇,也使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默默无闻。我第一次看话剧,并且爱上了戏剧艺术,尤其是反映老北京风土人情的。第一次去中国美术馆,羡慕北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徜徉在艺术殿堂的机会。第一次参加国际文化节,和各国留学生谈笑风生,参加诗歌朗诵会、作家论坛,见到了西川、食指、于坚、王家新、蓝蓝、阎连科、徐则臣、郑渊洁、曹文轩……渺小而默默无闻的我,却也能有与大家对话的机会!这就是北京的神奇了,一切都有可能,你能遇到任何人。

在北外体育馆有一排报纸杂志阅览区,游完泳之后,我经常在此翻阅《北京文学》。成为一个作家与诗人,也是我儿时的梦想。

多次漂洋过海,却总是对北京有割舍不去的情结,硕士毕业又回到了这里。2012年的北京与大学时期又不一样了,走在拥挤的地铁里,感觉北京的人仿佛多了十倍。原来过去我一直在象牙塔,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求职的那几个月我才真正熟悉了北京的各个城区,懂得了北漂们的艰辛:不租房的人不知道合租的居住条件能有多差,许多房子破旧、油腻、乱七八糟,根本没有客厅。

找到工作之前,我曾在好几个北漂朋友那里蹭住,带着一个很大的红色行李箱,这箱子陪我走过欧洲和美国,用了好几年。朋友说“你干嘛带那么多东西?你啥都没有定下来就打算在北京过冬啊,真可以。”

那时我的朋友们也是毕业不久,大都和别人合租,没有什么方便留宿的空间,但大家都对我非常慷慨。2012年的冬天很冷,十一月初就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一天晚上,我从很远的地方找房子回来,雨越下越大,把我唯一一双皮靴泡坏。走出地铁口就开始飘雪。从英国空运回来的大衣我还没来得及去拿,所以没有能御寒的衣物,当晚就在日租房里面发烧了……如果不是朋友们的热情帮助,我大概也很难一个人在北京撑过那颠沛流离的小半年。

2012年12月,我以优异成绩顺利拿到英国的硕士学位,2013年1月,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我搬到五道口附近的朋友家里打地铺,等待一家国企的二面。经历了将近六个月的辗转,我终于在2013年3月入职,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在一间十平米的房间住了两年半。对于在英国留学两年回来的我,这种生活质量必然是与以往巨大的反差,更遭的是不能习惯北京的雾霾,每个月要生一次病。但即便如此,我仍深爱着北京。就像夏夜路边的烤串,便宜的啤酒,这里有英国没有的热闹,亲民的让人着迷。尤其喜欢北京的老社区,安静,绿化好,还保留着些许集体主义的人情味儿,正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楼下的老夫妇看起来毫不起眼,竟一位是北理工的退休英语教授,一位是乌尔都语的泰斗。

那时的日子并不宽裕,却充满了快乐。那个十平米的房间,也接待了好多朋友。空间虽小,日子却从不凑活。我买齐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便也能有酒有肉,以诗会友。一位擅长书法的朋友还给我提了几个字,我一直挂在墙上: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北京租的第二个地方,总算有一张自己的书桌了

小房间住久了,东西越来越多,便想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住的宽裕点。无奈每年想换房都是看了一圈,才发现自己真是眼高手低。总是在六七月份租期将满的时候顶着大太阳去找房,利用午间休息和下班时间,我把工作单位方圆五公里都走遍了,干净点的主卧并没有3000以下的,而我又不想搬的太远。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如果住在郊区,那又何必来北京?如果住的远到连一场晚上的演出都看不完,那生活在这个文化之都又有何意义?

北京适合所有真正爱艺术、爱自由、爱折腾的人。在北京,你可以轻松实现跨界。曾经我时常一个周末见三四拨人。譬如去人民文学出版社听讲座,和文学青年谈创作,和书法圈的朋友去雅集,去北大和博士们谈学术,带着爱好摄影的朋友逛复古集市,或者和青年创业者玩德州扑克。还有民国派对、民谣诗人演唱、草地音乐会、各种摇滚乐队演出。而留在家乡的像我一样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最主要的活动或许是相亲。

在北京,经常参加社交活动的姑娘从来不愁遇不到有趣的年轻人。好看的,好玩的,有才华的,出色的人不怕你遇不到,只怕自己道行太浅Hold不住他们。

从农村穷苦出身的青年到开豪车的富二代,想自由恋爱的姑娘谁都有可能遇到。北京那么大,有多少人享受到它最豪华、最现代的一面?有一次和朋友上到国贸80层的酒吧,看CBD豪华的夜景,我不禁如此感叹起来。

而北京的魅力就是包容。在小胡同吃一碗十几块钱的正宗卤煮也很快乐,两瓶啤酒,一堆烤串,这快乐不亚于吃一顿精致的日本料理。

在北京,你没有太多“非主流”的顾虑。“万人如海一身藏”,你一朵奇葩很快就会被别的奇葩比下去。

母亲内心是希望过我能回家乡去。2015年她来北京出差,顺道来看我,也看北京的房子。看了一堆房子看的她心灰意冷,连连感慨:这样的破房子,还不如咱们家80年代的生活水平。是啊,家乡的房子又大又宽敞,相比之下我在北京住的小屋也太简陋拥挤了一点。

基本上只有书桌可以上镜

“这种地方你也住的下去!”母亲感慨。在我那里她只住了一夜就回家了。她时常感慨家乡谁的女儿又结婚了,也心疼我那样辛苦打拼。但是若贪恋舒适的物质条件,我又何必漂泊在外?家乡的安逸与无趣让我倦怠,同学聚会不外乎是K歌、吃饭、桌游,年轻人可以玩的地方也乏善可陈。只有回到北京,整个人才又活络起来。所以每次从家乡回到那个十平米的小屋,我的心情都无比愉快,恨不得刚出北京西站上公交就喊一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后来,我跳槽到私企,有了更多的时收入,换了更大的房子,最后又辞职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北漂这些年,有苦有乐,最困难的时候眼看连房租都要交不起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拼命做翻译、讲课,再加上稿酬,竟也一个月之内凑齐了五六千。只要你努力,这个城市不会让你没有立锥之地。

曾有几年每到岁末,我都会有一种“岁华销尽客心惊”的感慨,这也是笔名“冬惊”的由来之一。刚毕业的时候,一度有过专业不对口的迷茫,数次想过再出国读书。可我最终还是扎根下来。在北京生活,有倦怠,有压力,但是离不开这里。

十分怀念那段悠闲的,有时间练字的时光

去过太多城市,我对出生的地方早已陌生,只有北京是永恒的精神家园。这里有我的青春,我的事业,我的爱情。十一年的奋斗,我完成了“逆袭”,从一个没能进英语系的小语种学生,到编辑专业英语试题库,到给众多英语系高材生发翻译费。

作为一个不喜欢体制也不热衷于组建家庭的人,我可以凭借一样技能过着简单而便利的生活,尽情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这大概就是北京最好的一点。

2017年4月,住进新家,终于在北京安定下来

从2006年9月18日来北京读书,到今天已经整整十一年了。北京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相关文章

  • 十一年,北京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北京。有哪个文艺青年能抗拒她的魅力? 对北京最初的向往或许来自老舍笔下北平的气象。在我心中,她就是那样一座包容而平...

  • 贪婪

    你 给了我香蕉我还想要苹果 给了我微笑我还想要拥抱 给了我今天我还想要明天 我贪婪的享受你给予我的一切 甚至认为这...

  • 是否,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北京奥运,已是十一年前的事了。 当时的青葱少年,如今,可变了样? 曾经的你话未来,谈理想, 想要指点江山,想要青春...

  • 那时的生活

    那时候,是刚参加工作的十一年,在老家的十一年。那十一年,我的青春,我的血液,我的情感,我最初的梦想,全给了我的家乡...

  • 爸爸,父亲节快乐!

    爸爸,今天是父亲,节日快乐!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去获取现在的自己,想要一切的能力。谢谢您,爸...

  • 十一年的日记,留给了我什么?

    偶然间,翻看自己的日记。从2006走来,到今年的2017,一路走来,有欢喜,有难过,有颓废,有励志,有友情,有亲情...

  • 【奇幻】十一年

    序章 十一年,有多长?你 知道吗? 十一年,山盟海誓,你 忘记了吗? 十一年,想要的,你 得...

  • 2022年3月4日瞬间

    在我想要樱桃的时候,你却给了我苹果。 在我想要葡萄的时候,你又给了我苹果,还给了我自己种的葡萄。 在我想要苹果的时...

  • 如此幸运

    妈妈,我是如此幸运,做你的女儿。你给了我很多很多很多的爱,我想要的,不想要的,你把你认为所有最好的一切给了...

  • 十一年之问

    《十一年之问》 十一年是漫长的时光。十一年对于我来说是蹒跚踯躅中的彳亍独行。一切皆源自于一场不该发生的民间借贷发生...

网友评论

  • 止末:真好,趁年轻,当努力,加油:+1:
  • 行走的老猫:人生苦短,一生不过如此,百年后谁还记得谁
  • e17198367cee:努力的人,可能暂时看起来不那么如意。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标,终有到达的那一天。
  • A怪兽:我也在北京希望能认识你😁
  • 3cb4b09b95ca:听了汪峰的北京北京,我去了北京。听了赵雷的《成都》我去了成都,听了黄渤的《去大理》我去了大理,一直没有勇气听的一首歌是《天堂》!
  • 刘小宅:我住在一个一年四季不见阳光的住房。
  • 张家二YY:我女儿和她的男朋友虽没有在北京,也在外地,他们很辛苦,租房,在私企工作,加班加点,我不知道他们未来怎么样?看了你的文章,我对他俩更有信心,我·想他们只要肯拼搏,时光不会负他们。
  • A紫烟霞:生活终不会辜负努力的你。
  • 一木凡尘:在深圳,每天就是加班加班加班,哪还有什么生活,最近正好想去北京,但愿北京能给我想要的。
    社畜的日常: @一木凡尘 你会发现,在哪里都一样。
    3cb4b09b95ca:@一木凡尘 同加班狗,同深圳小渔村:scream:
    3cb4b09b95ca:@一木凡尘
  • 爱笑嘚蛋蛋:好文艺,好典雅的布局~ 这样一比,俺那简直只是个窝呀~~~
  • 245ab55edf4c:大学想去北京,无奈失常太多来了昆明,翻译专业,北京研究生等我
  • 27f6dc81324c:讀你的文章,反思我的人生
  • 千禾随笔:肯努力拼搏的人,时光不负你:+1:
  • 栀十八:我也来自一个高考大省,山东,北京也是我心里必须要去的地方,大学在读的我准备考研,依然是北京,即使它给不了我想要的一切,我也不想放弃。
  • 识花蜻蜓:每一个北漂的人,都在寻找自己。
  • 紫螳螂:艰辛在脚下,梦想在京城。无论走到哪儿,你都无法将她忘掉。
  • 牙哥:我在北京呆了十几年,现在离开了,依然觉得北京是最棒的城市,我的第二故乡
  • 静听若言:Waiting for you in Zhengzhou. Come on girl!:kissing_heart:
    西西的日记本: @静听若言 郑州。。。
  • 川叶子夕:万家灯火,有哪一盏是为我而亮
  • 大青姑娘:好厉害 我来了5六年了 现在还是啥都没有 住在一个黑布隆冬的隔断间,整日见不着阳光
  • 35122d78f512:我也是学小语种的,毕业后想去北京,希望能像你一样,早日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违背最初的愿望。
  • 素雅_db8d:你的生活也是我所向往的,当读到生活的简单和不热衷于婚姻生活,我仿佛找到了知音,生活在杭州的我,从未去过北京,很想去北京看看,还有你
  • ffbe3ff227d8:感觉北京还是人多
  • XY毅:没有遗憾了,真好
  • 安嫚儿:是您给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 艳_1e87:虽然一笔带过,但平淡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经历的生活的艰辛,为作者的一步步取得的成功感到高兴,希望自己也能坚持梦想到达实现的那一天
  • 5c614962630b:你的文章很深刻,很真实,很正。北京不是什么天堂,但她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结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 蓝茫:佩服你的坚持,而大多数人往往都不能坚持,熬不下去了,就回家先了,或放弃了自己的初心。
  • 479a64cbc55f:好样的!希望我能与你一样,为之努力!
  • 卿云鹤:写的虽是简单,但亦可品读过程的艰难
  • 不奇可好:人生就是不断的成长与蜕变
  • admin的昵称:虽然是鸡汤,我还是看完了
  • 枫小梦:!!!
  • 阿佳_21b0:虽然我的阅历不多,但不知为何我竟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坚持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 c81d70d0d3f0:只要你肯努力,这个城市就有你的立锥之地!
  • 受伤的紫罗兰:不容易 一个姑娘在外打拼 但是很自在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受伤的紫罗兰: @冬惊 哈哈 不怀疑人生的那叫人生吗😂
    冬惊:@受伤的紫罗兰 :blush:其实也经常怀疑人生哈哈
  • 流云清溪:👍👍👍 真的很佩服你! 是我学习的榜样~
    冬惊:@lzq2099 :blush:不敢当哈哈
  • 大道皮皮:很真诚的文字,是我一直想找的感觉。最近也在反思自己这十几年的经历
    冬惊:@大道皮皮:blush:谢谢您的鼓励

本文标题:十一年,北京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ti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