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国旗下讲话,我们站在学生队伍后面。进行一半的时候,学校余主任走到我旁边的另一位班主任跟前,指着她班队伍最后面一位学生叫她注意一下那个学生的头饰。我也顺着望过去,是一个很亮也很不小发卡类东西,远望只是觉得这个发卡不在履行发卡作用的位置,是在辫子的根部位置,一看就是装饰作用。
班主任走过去看了一眼又回来,笑着向余主任回报说没什么,只是一个发卡。余主任还是没放过,“你再去看看,还是让她摘下来不要戴”。班主任照着做了,回来一脸纳闷。
我也觉得好奇,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发卡的原因。我就问了一句:那上面有什么吗?班主任告诉我就“摸鱼”两个字。我明白了为什么余主任要让她摘下来。
“摸鱼”来自成语“浑水摸鱼”,指偷懒,不务正业,不干正事,或在集体活动中不出力。现多用在上班族之间,指上班时间偷懒,不认真工作,具体表现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是现在的一个网络热词。
学生买这样的配饰并把它高擎头上,说明他们是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不是潜意识中也崇尚这个理念呢?
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利用上课时间去进行一些自己的小动作,这种“摸鱼”行为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绩,与此同时,孩子的学习态度也会越来越不端正。
从现在的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来看 ,偷懒、混日子,成了许多学生的现状。课堂上开小差,课后作业不认真写,总是抱怨学习累,不服管教。
学生偶尔“摸鱼”可以,毕竟需要劳逸结合。但是如果以此为时尚,那就会心无目标失去方向。
不得不佩服余主任洞察一切的火眼金睛。其实一个学生选择物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她的思想倾向,虽然不能说绝对,但长期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她难道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是合理的吗?因为谁都想偷懒,而现在天天所见又是偷懒的合理化,那是最内心自洽不过了。
从这件事也让我反思,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一些不正确的盲目的跟风要及时为学生们指引方向。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广泛的涉猎各种知识,包括在学生中流行的“网络热词”,及时带领学生拒绝网络烂梗,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今天这件事余主任为我们上了一课,让我感悟到这个老师职业对我们的要求之高。不是说专业能力强、凭着一腔热血为学生的教师,就是称职的好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护航者,育人无小事,事事重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