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把脉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诊专家张玉林带你寻找诊脉手感!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诊专家张玉林带你寻找诊脉手感!

作者: 医承有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16:17 被阅读0次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由宗气推动。宗气积于胸中,汇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的清气而成。血液循行于血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之外,还必须有各脏的配合。

肺主气,肺气的敷布,是血液布散全身的重要动力;而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统摄。

肝藏血、主疏泄,有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为全身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精可以化生血,又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因此,脉象的形成,与心、肺、脾、肝、肾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出六腑的变化。

寸口脉(腕后桡动脉)为手太阴肺经所过部位,手太阴肺经又与足太阴脾经相通,因此五脏六腑气血变化均可从寸口脉反映出来。同时,营气与卫气循行全身50周而会合于寸口,所以寸口脉象的变化不仅可反映正气盛衰,还可以辨别病邪性质。

所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诊脉也是一样,从阴阳入手诊断,掌握“以脉象辨别阴阳”的本领,做到这一点,诊断治疗的方向就不会有错 。

著名老中医、知名脉诊专家张玉林老师就是从阴阳入手,把脉的种类分为阴脉和阳脉。比如:浮脉和沉脉是一对阴阳,滑脉和涩脉也是一对阴阳……

相关文章

  •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诊专家张玉林带你寻找诊脉手感!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 第4天  20160401教练共修《黄帝内经》中医诊法1

    三、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

  • 脉学

    核心之脉为气脉,一团整体脉气。一气、阴阳、五行。一气----职业脉、性情脉。阴阳---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寸尺上下...

  • 2022每天读丁点书第58天

    《黄》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

  • 悟医道真(六百一十三)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

  • 日读《黄帝内经》.廿九

    素问.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十二) 善诊者察色按脉, 先辨别病之阴阳。 察浮络五色清浊, 而知发病于何经; 视...

  • 阴阳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先辩阴阳而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靠的是经验,靠的是从心而发的感知,医者之心对病者痛苦的感...

  • 最全的中医诊断“把脉"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

  • 《黄帝内经》讲记十

    本篇主要从五脏与五体、五味、五色、五脉的关系上,阐述了诊色脉以察五脏的问题,以及色诊脉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为外在...

  • 【杨桂洲】蔡氏经方脉学入门

    经言: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平心静气,心手合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立足人位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诊专家张玉林带你寻找诊脉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ix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