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鲁鲁克 源自:植物之旅(ID:plant_tour)
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鼠李科拐枣属
小公举:枳椇(zhǐ jǔ)听过吗?
痴货:摇头。
小公举:拐枣呢?
痴货:不认识,能吃吗?
小公举:那知不知道什么是鸡爪子?
痴货:你不正在啃吗,快还我。
小公举:不好意思,我有事先走了。
拐枣,学名枳椇,也叫鸡爪子,是一种奇特的水果。虽然现在认识拐枣的人越来越少,但在以前,它可是朝廷的贡品,都是御用的。历史上有两位网红皇帝更是跨越了千年为其打call。
第一位就是霸气侧漏的汉武帝,只因觉着使者带回的拐枣果酱太好吃,“武帝食之,甚甘美。”(《华阳国志》)就把南越(今两广地区)给灭了,还顺带引出个“夜郎自大”的典故来[1]。
第二位更出名,传说中的印章狂魔,人送称号“爱新觉罗·牛皮癣”,乾隆皇帝。据说某次南巡途中,尝了村民端上来的水果鸡爪子,味道香甜,顿觉身上充满力气,当场傲娇地赐名“万寿果”。从此,拐枣就成了每年的朝廷贡品。
拐枣,传说中的朝廷贡品终于找到你
拐枣是中国稀有的野生和半野生食物资源,不仅味道甜美,还具有药用价值,而且木材细致坚硬,好处多多。但名声一直不大,存在感偏低,很多人都没听过,更别提吃了。
拐枣属家族人丁不旺,也就3个种,还都是高大的乔木,开花时也毫不起眼,稍不留神就完美错过。我也是只吃过拐枣,从没见过拐枣树本尊。前些天去中山门城墙上看梓树(Catalpa ovataG. don)有没有开花,无意间瞥到旁边树上已经长出的花序(花未开放)。大概是残留的程序猿的警觉,对这种类似二叉树的二歧聚伞花序格外敏感。
拐枣的花排成非常对称的二歧聚伞花序,有点儿类似程序猿熟悉的二叉树。注意观察花序的俯面和正侧面。二歧聚伞花序模式图,注意和拐枣花序对比。
再观察叶子,卵圆形或心形,边缘有小锯齿,有着典型的基生三出脉。小枝略呈“之”字形。小时候常爬树摘枣儿的小伙可能有印象,枣树就有着典型的“之“字形小枝和基生三出脉。
拐枣的“之”字形小枝和基生三出脉(注意图中标红的三条叶脉)我们熟悉的枣树具有同样的“之”字形小枝和基生三出脉
虽然还未开花结果,但通过上面的花序、叶片、小枝等形态已经可以判断拐枣无疑了。华北地区常见的北枳椇(H. dulcis)与拐枣相比,花序常不对称,叶片边缘锯齿也较大,在此就不赘述了。
明城墙边上的拐枣树(貌似南农研究生食堂旁边也有一棵拐枣树,太高够不着,不知道还在不在)等蜂来
拐枣除了可食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提到蜜源植物,大家就会想到常吃的蜂蜜,在我国众多的蜂蜜品种之中,有四种蜂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居前几位,被称为四大名蜜,即洋槐蜜、荔枝蜜、荆条蜜和枣花蜜。其中枣花蜜就来自拐枣的表亲,鼎鼎有名的枣树(鼠李科枣属)。
作为蜜源植物,拐枣和枣树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花盘,用来分泌蜜汁,蜜蜂采集花蜜,为花朵传粉。并将花蜜带回蜂房存储、加工,最终转化为蜂蜜。
拐枣的花朵,中间圆圈标出的即为花盘,花盘上有蜜腺,用来分泌蜜汁。外部布满柔毛,使得整个花盘看上去像撒了椰蓉的奶油蛋糕。枣花蜜,新密呈琥珀色,具有浓郁的枣花香气。
等你来
每年10月前后,拐枣就开始逐渐成熟。原先那些规则对称的花序轴在时光的蹉跎下,开始扭曲、膨大,变为褐色肉质的果序轴。
成熟的拐枣含有大量糖分,生吃味道特别甜,甜到发齁(hōu),略微带点涩味儿。很多人也会拿它来泡酒、或是熬糖,味道应该是极好的。据说在盛产拐枣的地方,人们会把拐枣搭配猪骨、猪肺用来熬汤,能提味儿又能滋补身体。这也忒奢侈了,我连拐枣泡的酒都没喝过诶(也许今年能实现这个愿望)。
成熟的拐枣,具有扭曲、褐色、肉质的果序轴。可食的部分是果序轴,记得把圆圆的果实丢掉哦。拐枣在古代做过朝廷贡品,在荒年救过百姓饥荒,也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甘甜味道,但现在认识拐枣的人确是越来越少了。有时在景区附近会碰到有老人摆地摊儿售卖拐枣,大部分围观的游客都不知道是什么水果,奇怪的模样更是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口。
2018年成都都江堰,一位老婆婆在售卖拐枣,5块钱一把。许多人对拐枣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图片来源于《西安往事》,作者:宋黎明)
结束语
在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城墙上观察树木。在这里,你可以站在与树木平等的高度,像观察花草一样仔细观察树木,体验其枝、叶、花朵的细节带给你的惊喜与震撼。
在这个高度上,你可以长时间的观察树木的同一个部件。你可以观察拐枣的花序是怎样一天天膨胀、扭曲,颜色发生改变,最终变成了我们看到的果序。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你能观察到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从生活的角度,你能体会到时间是怎样改变了容颜沉淀了内涵。这种观察的过程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一样快乐和启发。
运气好的话,你也能近距离观察到“树上的郁金香”End
选自微信公众号:植物之旅(ID:plant_tour)
2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