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标题:折枝花开张肇铭。
折枝花?许多不知道是什么花。就是连枝杆生长的鲜花一起折下来,或作瓶花、插花,送你一束玫瑰花。美术专业学生基础训练,首先画静物瓶花插花,是素描折枝花。然后去找自然生态花卉写生,是取景折枝花。社会折枝花文化太厚重。唐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是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比喻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要等到机会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中国画折枝花,尺幅不大,笔法简练,意境空灵,是小品小写意。这里说张肇铭。
1920年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招考,录取武汉张肇铭等5名学生。民国时期学习美术专业,一是热爱美术,天资聪颖;一是家境富裕,开支有源。张属于前者,寒门学子。美专毕业一般做中小学美术教师。由于京汉铁路、粤汉铁路的开通,武汉三镇深受首都北京的文化教育影响。廿年代中期,国立北京大学一批留洋教师南下武昌,执教国立武昌大学,如楊振声、郁达夫、张资平等教授;胡适到武昌大学发表演讲《新文学运动之意义》。近日读网文,有"小北大"称武汉大学,也许小称滥觞这个时期。
清朝正则宫廷花卉画,是工笔重彩国画。如乾隆朝礼部侍郎邹一桂的花卉画,八尺整纸中堂。叫大雅。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改革中国画教学,引入西画素描水彩透视技法等,采取折枝花开的画法革新,提倡新学派自由创作小品小写意画风。叫小雅。区别于传统工笔画的繁琐复杂,程式化理念技法。张肇铭北京美专毕业回到武昌,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在内陆中部城市,带来一股新鲜学风。时代在发展,北京的美术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也在发展。一幅小画,折射了一扇文明的窗口。
长江航运轮船航线的开辟,使大海港上海与长江中下游节点江港汉口,经济地理文化贸易交流,日臻发展。东西方向水运纽带是现代中西结合的,南北方向铁路纽带是传统更新共进的。上海、苏州先后建立私立美术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全国范围最早的几所艺术专科学校。张肇铭在私立武昌艺专,历任教师、讲师、教授、校长。历经抗战西迁四川的艰辛教学。是现代湖北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代表人物。
解放后,张肇铭历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主席(湖北省美协前身)。作为美术教育家,他是五四运动以后考取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学院派毕业生。作为画家,他擅长画小品小写意花卉画。这种美术现象是一个画种,画得好不容易。时过境迁,找找这种小画亦不容易了。我淡然花鸟画,百闻不如一见。吴冠中自传写道,我的杭州艺专老师张振铎,擅长小品小写意绘画。我想到云南找一幅振铎老师的小画,总是找不着。张振铎是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湖北美术界有"三老"说,张肇铭、张振铎、王霞宙。前后者系湖北人,张振铎系浙江人。他们都是中国画小品小写意著名画家。"九省通衢"这个地方这个历史阶段的杰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名家名作啊!
记忆他们,读画。
谢谢阅读!
照片:张肇铭画(1,唐昌蒲。2,海棠。3,牡丹。)4,张振铎画桃花春江鸳鸯行。雄鸳身上托着雏鸟一对,嗷嗷待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