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假期陪孩子,就不会焦虑吗?就不会起争执吗?
答案是肯定,我是一个正常的人,是一个正常的父母,孩子也是正常的孩子,所以难免会有情绪,难免会有矛盾,也就难免会有争执,难免会有冲突。
但是我始终相信,所谓的为孩子好,只是自我焦虑,只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所以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学习成长上,放在自己的情绪调节上;我也相信孩子是自带口粮的,这一代孩子,靠考试博得出路的几率几乎为零;我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长成我们需要的样子。
因此,面对孩子的种种所谓的问题,与我们发生的冲突,只是一场战争,只要是战争,就必须要有双方或者多方的参与,如果只剩下一方,这个战争就没办法继续下去。所以,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很快意识到我需要赶紧逃离这个战场,不管这场战争谁对谁错,第一时间抽离才是最佳选择,让战争无法继续下去,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只是解决问题,没有战争,没有权力之争。
鲁道夫·德雷克斯和薇姬·索尔兹在《孩子·挑战》中指出“从战争中退出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的关键点,并不是抛弃孩子。家长心里仍然有对孩子的爱、亲情与友善。发生冲突时退出,实际上是帮助维护与孩子的感情。
每次父母和孩子发生不快,肯定是两方面都有问题。战争是两个人冲突的结果。如果其中一方退出战争,另一方就无法继续。如果父母退出,孩子就没有了对手,没有对手或者观众?既没有人需要他击败,也没有人可以用来逞威风。‘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撤离“战场”的时候,我喜欢待在厕所,因为厕所是一个家庭里最私密的地方,也是很容易让人冷静的地方,促进人思考的地方;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选择出门散步。
无论如何,退出“战争”,撤离“战场”才是明智之举,冲突发生之时只有情绪,没有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