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我自身为例,希望能帮助你做一些参考*
什么是标准
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如果没有标准,你是不是觉得,什么都可以,什么也都不可以。
最近去健身房,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健身教练教学员的时候,每个动作都做3组,每组12个。健过身的大都百度过或者听别人说过,每个动作建议是3~5组,每组12~15个。但是教练是按照最低标准来教的,这个并不是不对,对于新手刚开始并不需要多大强度。这个标准是有范围的,教练以最低的要求学员,这样以后学员自己练的时候肯定也会以最低标准来做。
我的观点是: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不下去,可以减重量。但是这个观念一定要有,就是呆在健身房同样1个小时,但是为什么每个人的结果不一样,抛开个人体质。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标准降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做法,就是将就自己。刚开始12个,后来做的太吃力的时候,安慰自己10个也差不多。这样你就会发现,12,12,12 慢慢的就会变成10,最后效果不明显,导致自己激情不高,最后放弃。所以针对健身一开始就以最高标准要求,就算15做不完,12也肯定能到达。
如何做到
标准定义很简单,每个人都会立flag,但是坚持下去的很少。根本原因是没有看到效果,最后破罐破摔心理。我自己目前坚持的做法就是:立一个目标 -> 做计划 -> 高标准执行。
比如:
- 目标:一年体脂率降到15%
- 计划:每天坚持健身一个小时(肯定无法每天),注意饮食
- 执行:每天做5个无氧动作,5组,每组15个;有氧运动 20min;不吃油腻食物。
其中如何高标准:无氧组数和个数一定到位(减重量也要做下去), 20min跑步,最后5min 以10 -12-14 km/h冲刺;饮食早上补充蛋白质,一定要吃饱,不要靠饿。每天早上爬14层楼梯。
我告诉自己就算自己无法想计划那样100%完成,但是我肯定会完成80%,这样也会到达“标准”。然后就是阶段行的果实会让你惊喜,而且更加有动力坚持下去。
最终要的一点:千万不要让自己将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动作将就 -> 没有效果 -> 激情下降 -> 任务失败 -> 失败次数过多 -> 无妨养成自律 -> 导致其他很多类似的事情也做不好
最后
今天跑步跑了2个小时 20km左右,说下如何坚持下来的,其中最大因素是每天都坚持跑步。这次跑之前想试下自己能不能坚持1个小时,跑的过程中,想为什么不能跑两个小时,这是接近半马(马拉松)的距离。所以给自己立到2个小时,后来又想可不可以试下全马的距离。最终给自己立到了全马(42KM)的目标,然后调整状态以全马为目标,最终自己跑了2个小时,半马的距离,其实自己能跑,但是考虑第一次跑这么远,害怕受伤,所以停留在了2个小时。
你看,一开始我自己立的目标是1个小时,如果我没有往下给自己调整,也许我会跑1个小时。但我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或者毅力有多强,自己有什么样的实力和身体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