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我的认知里,写读后感的方式就是介绍主要内容+说说感受最深的地方+联系自己实际,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但很多时候,学生写的多不尽人意。今天读岳乃红老师的《读后感写作的几个样子》,我才知道原来读后感有更多灵活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提取文本信息。岳老师以《长袜子皮皮》为例,指出第一章里提到皮皮有很多不同寻常的地方,可以学生用简洁的条目列出皮皮什么地方不寻常。
第二种方式,根据书中的内容进行一些推论。岳老师仍以《长袜子皮皮》为例,指出在第十七章中,皮皮赴咖啡宴时,讲述了奶奶的女佣人玛琳的一些故事。这时候可以让学生猜测皮皮讲玛琳故事的目的。
第三种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长袜子皮皮》第十二章中写到,接受一次难忘的访问》中写道:阿妮卡认为,皮皮说谎话不光彩;杜米认为,皮皮不是真说谎话。那么皮皮是在说谎话吗?岳老师指出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书和生活中寻找到一些证据来加以证明。
第四种方式,让学生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去思考,去言说,体察人物的心情和内心世界。比如皮皮怎么说服杜米和阿妮卡的妈妈让她们同意杜米和阿妮卡跟着皮皮一起去霍屯督岛?岳老师说可以让学生以皮皮的口吻写下她的劝说。岳老师指出这是文学阅读中很重要的让学生阅读消化的过程。
第五种方式,让学生总结读的书和自己的关系。比如读《长袜子皮皮》的第十一章,学生会随着皮皮、杜米和阿妮卡经历一次海上历险,阅读后可以让学生总结相关的野外生存知识,完成一份准备工作清单。岳老师指说这既是对书中内容的提炼,同时也指向孩子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让他们“学会生存”。
在这里,岳老师完全打破了我以往的认识,让我发现原来这也叫写读后感。
岳老师不止一次说过,作者想要说的都在作品里面说了,所以无论什么话题,都要从作品出发,引导学生不断地回到作品,去理解,去感受。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真正发挥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的作用,不能固化写读后感的模式。
原来,写读后感的方式如此灵活!
细想一下,也只有灵活引导,学生才能不断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去写自己真正读后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