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河治理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提案故事
快乐有趣
时光无声,提案有言。宝鸡市渭河市区段治理,在市政协委员提案的智力支持下,已成为该市城市建设的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我作为一名老政协工作者,回忆政协提案推动宝鸡市渭河市区段治理这段往事,记忆犹新,取得的成效历历在目。
中国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一路流趟,从宝鸡市区中心流过,给这里带来了水利,随着城市发展,又使治理成为一项急迫任务。过去的渭河河床,杂草丛生,有的被开垦为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有的成为垃圾场,有的成为排污之地。当时,有人形容渭河,沽水季节少,平时水脏,雨季出现大暴雨时易发水患。广大市民对治理渭河市区段寄于厚望。
1998年以来,王宝和等60多名委员认为,“一个提案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这是履职的光荣,也是一份责任。”他们了解和反映市民愿望及呼声,先后提出了《关于改造渭河市区段》、《关于治理建设渭河坝堤,开辟居民休闲煅炼场所》、《关于在渭河河床内建造人工湖》、《关于鼓励集体、个人投资参与渭河市区段生态治理》等提案。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宝鸡市遵循政协提案,凡立必办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办理委员提案。市政协对提案进行全过程管理和台账式跟踪,采取随时预警、电话提醒、发函催办、走访督办、通报批评“五步督办法”,督促提案承办单位按期办理提案。在此基础上,推动承办单位公开办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市政协督办形式手段也在提质增效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除领导阅签之外,调研、视察、座谈、走访,提案办理始终秉承协商理念,与政协其他履职形式和专委会工作相融合。又将先进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做法作为提案工作报告的内容,报告全体委员。有督查有表扬,有效地调动了承办单位的积极性,多年来市政协提案办结率一直保持在100%。市政协在渭河市区段治理提案督办上持续发力,推动提案办理由“答复”向“落实”转变,并由此形成委员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承办单位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办双方共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提案的督办机制,提升提案办理的成效。在管好面上提案办理的同时,着重抓住了渭河市区段治理提案,会同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专题分析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直到问题的彻底解决。还组织提案者参与提案督办活动,了解承办部门、单位对提案办理过程的进展情况。甚至使“提”“办”双方直接对话,面对面进行协商,增加和扩大双方的透明度,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互动,及至达成共识。对承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或者发生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通过协商办理座谈会、专题调研、视察评议等方式,达到完善的解决。我当时参与了省政协《各界导报》记者来宝鸡采访提案办理工作,深受感动。
渭河市区段治理的提案,效果一直铭记在渭河治理的历史上。老百姓亲身感到最大的变化,是把昔日杂草丛生的河滩彻底改变了模样。当年在市区建成了140万平方米水面的金渭湖。这个景观已成为当时宝鸡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新闻在省政协《各界导报》刊出,引起极好的反响。市上在沿河滩修建了渭河公园。这一公园全长3公里,宽180--240米,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式公园。绿地占公园总面积的84%。布局为一带七区,即紧邻北堤的防浪林带,从东到西依次为湖滨风光区、古渡春晓区、千禧乐园区、五环广场区、梨园秋色区、陈仓古韵区、渭水烟紫区。公园建设中运用了先进的园林造景手法,体现简洁、自然、美观、和谐的设计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化美化方面,通过模纹造型、群植等手法,栽种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造型新颖,五彩斑斓。筛选仿真仙人球、仙人棒点缀沙滩、草地,营造景观;在草地上、道路边点石成景,活跃自然气氛。新颖的植物造景布局,配以起伏的地形,使景观更加丰富、自然、和谐。全园安装了包括帆船灯、庭院灯,高杆灯,玉兰灯、飞雁灯、柱灯等,树丛周围安装射灯,世纪广场围绕花坛、台阶设置塑管灯,突出线上亮带,注重主要景区、广场亮圈,使公园明暗结合、色彩丰富。园内设置了造型奇特导游牌、指示牌、宣传牌、移动式环保厕所等。真是“红砖小道如血管,高竿花灯似月悬”。每天早上人们来这里晨练,傍晚在这里散步,尽情享受生活。在渭河上拦坝蓄水,清澈平静的水面上,不时有许多野鸭,你追我逐,欢乐地戏水玩耍。渭河上还建东岭廊桥和有水上乐园。每当明媚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河两岸的建筑物倒映在河水里,真是美不胜收。当人们走在桥上,就会留连往返,心旷神怡。
宝鸡市渭河市区段治理成功实践,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宝鸡既有林带,又有水面,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山清四季,绿荫如盖。宝鸡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的光荣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