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工厂大院里,宿舍都是成排的,一排房子分隔为十几户,一户挨着一户,有点像现在的联排别墅,只不过都是平房,而且中间没有空隙,厂里分的公房面积都不大,三四十平已是大户型。
上世纪的80年代,物质依旧匮乏,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变废为宝是我们的父辈那一代的优良传统,所以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在门口开辟出一块地方,堆放些暂时无用家里又放不下的东西。
这在那个年代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可邻居里有那么一户人家,人口不算多,也就四口人(两孩子),可没用的杂物却是别人家的好几倍,门口堆得破烂都快把门堵上了,屋里也是快要没地方下脚。什么缺了腿的柜子,快散架的椅子,快锈烂的自行车,八百年用不上的腌菜坛子全都舍不得扔,更不用说,纸盒箱子塑料瓶子这些能够卖钱的东西,整个家就像个废品仓库。
这家女主人性格极好,遇人总是笑脸相迎,热情直爽,邻里关系也非常和睦融洽,只是背地里大家都觉得她不太会整理家务。女主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搞不好哪天就能用上,扔了到时候还得买?
大学时有一位室友,举止礼貌,清秀文雅,属于那种家教和家境都不差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其实,人的性格和修养跟家境和家教二者都有关系,这两点缺一不可,如爱占小便宜之类的缺点往往并非家教问题,而是跟家境有关。这位仁兄的家境,从日常的吃穿用度上或多或少可以感觉出来,但他留我最大的印象是——东西特别少。
那个年代的大学,没有现在的条件,都是6-8个人的寝室,上下铺的床,较为拥挤,很多人书都没地方摆,就直接摞在床头,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个人用品,单人床用于睡觉的地方只剩下一小溜。可他不是这样,他的床铺总是特别整洁,所以显得特别宽敞。他的书都放在柜子里,看的时候现取。
有一年我们搬寝室,哥几个都是一趟趟地大包小裹才搬完,累的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这哥们儿基本就一个大箱子,一套卧具,再有一些洗漱拖鞋之类的杂物放满一个脸盆,再无其它。
2
上述两个例子,历史有些久远,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观念的差异来自于经历的不同,普遍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会受到过往经历的影响,尤其是儿时的经历。就像弗洛伊德说的“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如今60后,50后那几代人都已到迟暮之年,就像我儿时的邻居,早已失去了联系,倘若她还健在,定已是儿孙满堂,住进了宽敞的单元楼,但是爱攒破烂的生活习惯估计很难改变,因为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物质匮乏之中。
人的记忆很难磨灭,有些东西甚至会烙印在基因里,遗传下去,所以人类的进化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曾经我们极度匮乏,一切资源都得靠“抢”才能获得。这些年随着国运昌隆,时代日新,我们生活的物质条件飞速提升,我们早已过上了喝豆浆可以喝一碗倒一碗的生活。可那些旧时的记忆,依旧在发挥作用:坐飞机,明知道自己有座,还是会争前恐后,吃自助餐,明知道过一会还会再上,可还是会先装满一大盘再说。从前过年才能穿新衣,过节才能吃饺子,于是,我们富足以后一定会拼命地买新衣服,每天换着吃各种馅儿的饺子。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像是在经历了一次次地轮回,最后又回到起点。如今70后,80后们已经过上了与保温杯相伴的中年生活,90后这一代人,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之中,各种广告狂轰乱炸,任何的物质需求都能够通过金钱得到满足,但一定会有一天,他们会发现,那份来自于物质满足的愉悦越来越短暂,对物质的攫取和占有已经无法填满内心的虚空。于是很多人调转头来,开始追求一种极简的生活。
所谓极简的生活,首先就要摆脱对物质的依赖,避免陷入选择太多,无从选择的困境当中。就像《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的那样:“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更多地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充盈。
如果试一下,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更轻松,更充实呢?
一定会的。
3
说到这儿,如冰雪一般聪颖的你,应该知道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了。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双十一了。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红包满天飞,定金翻倍,跨店满减,免单抽奖……单单这些词语让已经多少人心跳加速、热血膨胀,肾上腺素激增。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真的能提高你的生活品质吗?
如果很久都不需要的东西,买了一大堆,塞满了壁橱、储藏室,把家里弄得满满当当的,原本150平的大房子,变成了120平的居住体验,这究竟是占便宜还是上当?
我特别奇怪我们家败家娘们儿的那套逻辑:如果打五折,相当于花两千,省一千,花一千,就相当于没花钱。这是哪个体育老师教出来的数学水平?
女人的逻辑,男人永远猜不透!
所以,我一直认为,什么时候,双十一的销售额开始由升转降了,或许真的说明我们的消费 升级了,我们的生活提升到了一个更加有品质的新时代(这个词最近蛮火哦!)。
过极简主义的生活,追求断舍离,一时估计很难做到,但是起码从拒绝买买买的诱惑开始。除非确实需要或必须更新,否则再便宜也不动心。
在双十一即将来临之际,请跟我一起默念奥卡姆剃刀原理三遍: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其实说到极简主义的生活,除了物质层面的克制和理性之外,还有更加宽泛精神的内涵,包括少交一些朋友,严格控制社交的规模;为了明确而单纯的目标去努力,比如坚持写作,坚持健身,坚持烘焙等等;努力地在平淡中体会生活的真味,没有礼物的情人节、圣诞节一样可以很开心……这些都是极简主义生活的应有之意。
总之,在潮流面前保持一丝清醒,在喧嚣之中坚守一份冷静。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啦!
在这个无数人熬夜的晚上,祝你购物愉快,少买多赚!

语录时间
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稻盛和夫 《活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