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 怀沙解读

作者: 鸭梨山大哎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2:01 被阅读39次

    《蝇王》| 怀沙解读

    《蝇王》| 怀沙解读

    关于作者

    威廉·戈尔丁,英国小说家,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被称为寓言编撰家,擅长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参加战争的经历改变了他对人类的看法,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一直着力于表现“人性的黑暗”主题。

    关于本书

    《蝇王》写于1954年,是戈尔丁最负盛名的作品。在本书中,戈尔丁通过一个架空的时间、一个与世隔绝的海岛和一群失去约束的儿童的设定,编织了一个展现人性本恶的寓言。寓言抽象出了人性恶生成的机制,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提醒人们要避免跟随本能,不要在不经意间唤醒内心深处的“蝇王”。

    核心内容

    一群未经世事的4到12岁的孩子,由于空难被迫降到海岛上,形成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控制指定参数的封闭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只要凑齐共同的敌人、迫切的基础需求、主流的裹挟这三个条件,人性恶就能爆发。人性恶的一面像一只凶猛的野兽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人类应该时刻警惕野兽出笼的危险。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对这本小说的解读共分成三个段落,分别是一个寓言、一个公式和一个水印。寓言,就是小说的故事本身;公式,指的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内部逻辑;水印,就是指纸币上的那个水印,是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可以在文本后面看出的另外一层含义。

    一、一个寓言

    在一个时间不确定的未来,世界爆发了核战争,一群孩子被迫开始了荒岛求生。一开始,文明和理性占了上风,孩子们通过民主选举和科学知识,有秩序地生存和等待救援。但很快,岛上出现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怪兽。孩子们根据对待怪兽方式的不同,分化成了两个阵营,杰克代表的本能派很快俘获了大部分人心。本能引领着孩子们将心中的兽性释放了出来,小岛局势彻底失控。最终,路过的军官结束了岛上的杀戮,拯救了这群已经遗忘了人性的孩子。

    二、一个公式

    仔细分析故事情节,可以发现戈尔丁通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为我们拉出了一个公式,证明了人性本恶的命题:共同的敌人 + 迫切的基础需求 + 主流的裹挟 = 人性恶爆发。也就是说,公式里前半部分的三个因素一旦凑齐,人性里的恶就会爆发。这三个因素都是人类基因里携带的生存本能,所以要想抵制小说里描写的这种人性恶爆发,就需要一个和本能作斗争的过程。

    三、一个水印

    诺贝尔文学奖为戈尔丁撰写的颁奖词,提示我们这部小说中隐藏着一个水印,那就是:《蝇王》这本小说,以故事的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一群思想单纯的人,到一个荒凉的地方,推举出一个法理型权威,正如五月花号上的新教徒移民登陆新大陆,发出自己的《独立宣言》;20世纪希特勒的崛起,也正是如同小说里的杰克当权,凑齐了公式里的三个条件。作者通过这个水印告诉我们,蝇王一直都藏在你我的人性里,想要继续维持法理、世界和平,就要避免凑齐让人性毕露的条件,要永远警惕不受控制的人性恶卷土重来。

    金句

    1. 蝇王这个词,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坏词,因为在《圣经》里有一个希伯来语的词汇,叫 Baalzebub,它的含义就是苍蝇的首领,引申义是万恶之源。
    2. 书中的海螺代表了三种东西:首先,它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愿望,海螺是洁白光滑的,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第二,海螺代表国家宪法,它见证了民主选举,见证了大家一起约定的规则;第三,海螺代表透明自由的舆论环境,只要拿着海螺,你就享有不被打断的自由发言权。
    3. 在基因深处,我们对团结一体和行动一致是有强烈需求的。包括今天的广场舞、乐队合练、列队齐步走,为什么很过瘾,就是我们基因里那股强烈的和组织同步的需求在往外涌。
    4. 有一句话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你看,这是一句老实话,说从善这事就像登山很难很累,但是从恶就太容易了,就像雪崩一样快。
    5. 在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人性善恶的争论,难道我们只能在这两条路之间选边站吗?是做一个劝人行善的道德勤勉者,还是做一个感叹人性本恶的犬儒主义者?或许,我们应该听戈尔丁的,走第三条路:人性的本性这事并不重要,但怎么避免人性毕露,这事比较重要。
      撰稿、讲述:怀沙脑图:摩西
      5366人写了笔记
      写想法 复制 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蝇王》| 怀沙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n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