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文/安祥</small>
3. 心性自由还是形貌变体?魏晋玄学到底给大令书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能够收到读者的反馈了,这也许就是边写边改、边互动交流边改进文章的好处吧。
有群友“汤大”先生反馈道:
小王的追求是心性的自由还是形貌的变体?是自我的呈现还是视觉的表现?<br />
我以为是小王发现了今草在书写律动中制约了心灵抒发的节奏。我同意文中小王所说大人宜变体应该是指从今草到狂草,从以实用点划为字的基元到以意象风格的线条为字的细胞,从而达到形貌与神灵契合无间的彻底解放。<br />
<small>王羲之的草书《初月帖》是这样的。墨迹为唐摹本,共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small>在大王的所有作品中,好像只有《初月帖》具备了连绵旷达变划为线的狂草味道,从这点来说,小王是书法史上第二次解放的发起者。(魏晋的简约玄妙在今草上的体现为第一次的自觉书写,第二次该是大唐狂草的兴盛)
不错,解读一个书家,如果脱离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似乎都是单薄和徒劳的的。我从汤先生的反馈中读出了三个意思。一个是“魏晋玄学”,一个是“心性自由”,还有一个是“书法史的解放”。
而这几点都离不开小王所处的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这个时期,玄学[3]的兴起和繁荣,使得文人士大夫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注重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和流露。从书法这一艺术领域而言,这一现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书法艺术风尚。无论是心性的自由表达,还是字形、结构、章法的形貌变体,无一不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可以这样说,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正是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才最终走上了自觉和自醒。这不仅为后世书家树立了楷模典范,也最终成为后世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注3: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哲学思潮。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摘自《百度百科》)
玄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自然”,“自然”是玄学推崇的思想,与“自然’想通的有“真”,他们来自老、庄哲学,指没有世俗伪饰、保持天性、自然而然的境界。宗白华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论文中曾经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种基于天性、自然、无为的玄学理念,成为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大令王献之的书法就可以解读为是一种“无意于佳乃佳”之心境的自然流露,但同时也是他艺术修养的综合流露。
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大令在四十三岁时,就过早病卒。否则他在书艺上的成就定当令人更为期待。虽然如此,他已将自己的天赋资质、独特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感,一一融进他的书法作品中,在书艺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未完待续...(点击这里阅读下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