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6年,齐国的相国田和放逐了残暴不仁的齐王,自己做了国君,改变了由姜太公子孙治理齐国的历史,齐国成为田家的家天下,因此也称“田齐”。
田和的孙子齐威王,喜欢打猎喝酒,将朝政都交给大臣去打理。过了九年,齐国内政混乱,百姓贫困,外国开始入侵,齐国连吃败仗。
这时候,有位贤士,不但琴弹得好,学问也很不错。他不愿意看到齐国就此衰弱下去,就带着一把琴去见齐王。邹忌利用齐王接见的机会,用讽喻的方法,让齐王明白了国君和相国协调起来同步治国的道理。好在,齐王虽然纨绔但也很聪明,理解了他的苦心,留下他谈论国家大事,并任命他为相国整顿朝政,改革政治。
邹忌劝齐王收罗人才,重用贤人,节约开支,发展生产,训练兵马。邹忌把齐国治理得日益富强,人们都夸齐威王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邹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去体察和领悟治国的道理。他分别从妻子、侍妾、找自己借钱的朋友嘴里知道自己比城北的徐公漂亮。而第二天,徐公亲自来了,他暗暗比较,发现事实上徐公漂亮得多。他探究这里面的原因,得出结论:妻子偏爱我,侍妾害怕我,朋友有求于我,所以都说我比徐公漂亮。这样的事情,在家里无伤大雅,若是发生在朝廷,事情就严重了。
邹忌越想越怕,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邹忌就把这件事对齐威王讲了。齐王深以为然,于是发布命令,奖励指出自己过错的大臣官吏或普通百姓。
邹忌作为相国,负责朝中百官和地方官的任免。他问主管大臣 地方官的政绩怎样时,大臣说阿城大夫最好,即墨大夫最差。邹忌告诉了齐王。齐王又问自己身边的人,身边人一致说阿城大夫是好人,即墨大夫最坏。齐王便派人暗地里去调查。
不久后的一天早朝,齐王命人在大殿上用鼎烧了一锅开水,命人把阿城大夫和即墨大夫都请来。朝中的人都为即墨大夫捏把汗,认为齐王要把他给煮了。
齐王却对即墨大夫说:“你到即墨之后,天天有人告你,说你这不好那不好。我派人去调查,却发现田里庄稼绿油油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你专心治理地方,不和朝中大臣联络,也不送礼,所以有人说你的坏话。其实,你才是地方官的楷模,所以我要给你增加一万户的俸禄。”
齐王又对阿城大夫说:“你去阿城之后,天天都有人说你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能干。调查的人却告诉我,说你那里地里长满了草,百姓缺衣少食,面有菜色。你贪污受贿,压榨百姓,中饱私囊,百姓敢怒不敢言。你给大臣们送礼,让他们替你说话。你这样的人,如果不惩治,如何对得起天下的百姓?”说完,叫让把阿城大夫扔进鼎里煮死了。
此后,齐国的地方官便不敢贪污,不敢玩忽职守了。齐王和邹忌配合得很好,齐国越来越强大。
好的宰辅,要有足够的能力去作帝王师,而不仅仅是有一肚子想法和一腔热血。不能说服国君,不能让他的思想与你的治理同步,即使不是南辕北辙,也是事倍功半,一不小心,就会被顽固派反噬。反之,像邹忌这样,能够和齐王一起共同进步,举一反三,这样的辅国生涯,虽然不敢说轻松,但确实是愉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