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到今天已经二十二个年头了。多年来我总想写点什么为她,可是每每提笔总是情不自已、泪流满面,纸上除了留下的泪水还是泪水,什么文字也不能记录下来。有时候我总想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我做不到,我很难做到。我很想念我的母亲,亲爱的母亲大人,您还好吗?儿子又想您了。您那么早就离开我们,我们兄妹都还没来及尽尽做儿女的责任和孝道,您就匆匆离开了我们,留下我们无尽的哀思和痛苦。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情、为人处事处处想着别人的农村妇女。她基本不太识字,因为母亲出生在1939年那个凄惨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肆意糟蹋蹂躏着我们的国土。后来解放了,政府组织扫盲运动,跟着培训班,母亲认识了一些很简单的文字。
因为我们家兄妹多,在那个时期,要想养活这些子女,就注定了父母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劳动。在我印象中,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忙活,给一家人做饭,喂牲口。除了操持家务还要去地里做繁重的农业劳动。
小时候,父亲出外务工,母亲一人要把家里那些农活干完,土地耕种、施肥、松土、庄稼收获等等,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么大的辛苦。
小时候由于我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母亲对我总是关爱有加。她从来没打骂过我,甚至都没有批评过我。小时候上学,每逢节假日,我总喜欢睡懒觉,母亲从来没有催我要早早起床过。甚至寒冷的冬天,有时候母亲还把热饭给我端到床头,让我在被窝里吃。那时候,我从来没有任何想法和愧疚,从来没想过母亲的辛苦,从来没想过替母亲分担一些劳动,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
除了日常农田里繁重的劳动之余,母亲还在院子里开辟一块空地种上各种蔬菜。有时候自己家吃不完,母亲就会把刚摘的西红柿、豆角等送给邻居们一块享受。母亲在村子里口碑非常好,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等,母亲都积极参与帮助别人。无论是针线活还是其他一些体力劳动,她都义无反顾的积极参与。
在我印象中,母亲一年到头基本没有给自己做过什么新衣裳,总是那些旧衣裳缝缝补补,洗了又穿,穿了又洗。如果有机会买点新布也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优先。
我的母亲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她短短的一生都是在平凡中度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母亲不识字,也没有其他特长和爱好,要说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赶大集。我们这里是逢五逢十五天一个大集。不管买不买东西,母亲逢集必去,因为平常农活太忙,庄稼人没有什么固定休息日,所以只有在乡里有大集的时候才肯停下来农活,到集上逛逛,因为亲戚们也会去赶大集。在集市上亲戚总会相遇,互相问候,传递一些信息。比如谁家近期有啥变动,谁家要结婚了,谁家要生孩子了。亲戚趁着大集互通信息,相互约定什么时间一起串亲戚等。
当然也有需要购买的必需品,比如油盐酱醋茶等。还有修理农机具等,或者买些其他用品。对于孩子们,总是盼着大人能从大集上给带些好吃的回来,比如水煎包啊、水果啥的。
那时候孩子们穿的衣服从头到脚基本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真正的土布布衣。可是我总嫌这些衣服太丑太土,实在不太喜欢。有一次我和母亲闹别扭,我坐在大门口的地上哭,一边哭一边将自己脚上的鞋子给悄悄的撕开一个大口子。为了吓唬我母亲,后来我索性把自己藏了起来。结果闹得鸡飞狗跳,母亲到处去找我,满街里见人就问。我偷偷的好不得意。现在想来自己真是蠢到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