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班第一天。
开班仪式前,先看了一部电影——《奇迹男孩》。电影主人公是一个面部有严重缺陷的小男孩,由于相貌丑陋,容易受到他人的嘲笑与鼓励,五年级之前,孩子的妈妈辞掉工作,在家对他进行辅导,孩子的智力水平很高,知识广、记忆力好。五岁以后,孩子的母亲做出了让他到校园跟其他孩子一起上学的决定,这是一个大胆而又艰难的抉择,摆在孩子面前的是如涛涛巨浪般的困难。男孩一开始戴着一个太空头盔以隔绝外界,但是校园是群居生活,不再佩戴头盔的他只能以真实的面貌示人,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讽、侮辱、孤立,孩子很痛苦,但是孩子的父母、姐姐给他支持,老师给他帮助,校长给予尊重和平等对待,让他渐渐拥有了朋友,虽然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又痛苦,但是最终他还是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电影还切换人物身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与痛苦,每一个人都在痛苦中经历、反抗、成长。无论是创造奇迹的男孩,还是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心怀善良、心向阳光,最终都能走出阴霾,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教育的前提,就是,每一个人都构成了他人成长的环境,我们应该心怀善意,对人宽容,学会帮助与等待,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上天派到人世间的天使。有些人丑陋、孤僻、愚钝,只是在特殊性方面多了一些独特罢了,我们不应该歧视,而应尊重与宽容。想想自己的孩子或者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都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正是我们不同于他人之处,但是支撑我们从缺陷走向独特,从不足走向强大的不是讥讽、谩骂,甚至不是对规矩的枯燥、反复强调,而是宽容、爱、呵护、支持、包容……这些温暖的、坚韧的东西,这些让内心变得温润、醇厚、坚韧的东西。想起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来没有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就是训斥、命令、强迫……
开班仪式很简洁,我喜欢省里领导的作风;仪式结束后,500学员大合影也很壮观。
下午和晚上都在教室里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室里44人全在,很安静,很专注,下课的讨论也很热烈,我被大家的严肃、认真感染,当然我也是其中认真的一员。
晚上,我去接女儿放学(没有接到),给女儿买了锅盔,陪女儿学习到22:30。
又是充实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