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年轻点,和他们一起干。”
95岁的“老太平人”章肇恒说,看到“新太平人”激情饱满的创业精神、专业敬业的工作作风,尤其是他们那种对老太平历史的尊重、了解与向往,让他不禁生出这样的想法。
章肇恒是解放前太平保险的老员工,他到现在还非常关心保险业的发展,关心太平人寿的发展。老保险人的关注时刻提醒着,保险人责任和使命,乃是在这个太平盛世,为国家发展、为社会安宁、为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太平人寿认为,保险,尤其是寿险,是要永续经营的行业,所以其肩上的担子很重,更应该把打造“百年品牌”放在战略位置。
我国正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品牌建设工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于保险业而言,品牌建设有着重要的行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保险行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作为创建于1929年的民族保险品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专业寿险子公司,太平人寿也在专注于保险服务的本职,坚持“保险姓保”不动摇,通过践行“精品战略”、贯彻“工匠精神”、对每一个服务细节精雕细琢,树立品牌。这样的理念,可以说在每一个太平人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都能找到痕迹。
不负“老太平人”的关注
不失“老太平”的“头牌”风采
作为一家老牌民族保险企业,太平人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在青岛留下了足迹。2003年在青岛复业时,太平人寿希望找到这些“老太平”的光与影,而章肇恒老先生就是其中的“老太平人”之一,他于1942年加入了太平保险青岛分公司,从事主管会计工作。
章肇恒老先生介绍说,当时太平的业务模式主要是与银行一起,为客户提供放款、仓库、保险等一条龙服务。为了避免华商保险公司受到外商压制,从开始太平就非常注意建立行业规范,并与岛城其他几家有实力的保险公司联合,规范地段、保额、保费、费率等,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青岛保险市场,使得华商保险公司能够在一种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
而他到太平之前就知道,太平是青岛保险业的“头牌”。这不仅是因为太平的业务规模是那时青岛华商保险公司中最高的,据相关资料记载,太平每月的保费收入大约4000万元;也是因为太平的信誉特别好,各项业务的审查也很严格,可以说提起太平,有口皆碑。
2003年太平在青岛复业,当受邀参加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开业仪式时,章老非常兴奋,因为移师海外五十年的太平保险又回来了。开业仪式上,他不仅见到了几十年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更看到了新太平人激情饱满的创业精神、专业敬业的工作作风,尤其是他们那种对老太平历史的尊重、了解与向往,让他不禁生出了“再年轻点,和他们一起干”的想法。“我看见他们激动地流泪了,我也幸福地流泪了。”
2013年,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走过了十个年头,章老又一次站上了发言台。这一次,他看到了上千人。他说,十年了,新太平一直像他坚信的那样,像一棵雪松扎根青岛,在青岛这块保险沃土上茁壮成长,将“唯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这个保险意识发扬光大,将太平这个老字号品牌发扬光大,这让他欣慰。
“从起初接触,新太平的员工就让我觉得非常有激情、有想法。他们经常会和我谈到公司的目标和做法,大胆又创新,我能从他们一次次的交流中知道他们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半年后一开机
“有您的60多条未读消息”
对各个服务环节的精雕细琢、细致入微的例子,可见于太平人寿的各个岗位上。在太平人寿贵港中心支公司,有这样一位90后,对于每一位来办理过一次业务的客户,她都能准确地记得这位客户的代理人是谁。每一个被她喊出名字的客户,每一位被她记住的业务员,在那个片刻,一定会非常惊喜和温暖。
这样的例子又比如另外一个发生在续收人员身上的故事。
窗外的路灯飘忽着,散射着昏暗细碎的光,像是有着雾霾的清晨,崔金勇靠着窗台的墙,回望屋里熟睡的妻儿,他再一次起身,拿起手机……每天回家,他都会给失联的“李先生”发去一条短信,整整62天,从未间断。
崔金勇是太平人寿保费续收团队一名工作人员,李先生则是太平人寿一名普通客户。眼看着李先生的保单就要到期,如果不及时续交第二年的保费,保单就会失效,这对李先生来说可能意味着权益受损。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客户,移民了、电话号码变更了,或者银行扣款的账户发生变动,并未及时通知我们,导致无法及时续交保费。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提醒客户,一旦保单失效,客户损失巨大。”崔金勇说。
在保险公司,续收保费不仅是单一的收费动作,还是包含了客户维系、答疑解惑、面谈沟通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是维护客户自身权益、实现客户保障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每一个关键的保单交费时间点上,续期服务专员都会以短信、电话、面访等方式,保持和客户的联系,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以便随时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后续服务,确保客户的保费及时交付,保障得以顺利延续。
李先生电话一直打不通,也始终没有回应,但崔金勇没有放弃联系客户。某天,他冒着雨辗转来到李先生家,并未见到李先生,但是听到李先生老父亲断断续续说出两父子从相依为命到吵架儿子离家出走的情况,而李先生已大半年不见人影。看到边说边抹眼泪的崔金勇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老人找回儿子。
第一次上门拜访后,每隔几天,崔金勇就会上门陪陪老人。时间就这样过去,李先生还是没有回复,崔金勇还是坚持去看老人,坚持给李先生发着短信。崔金勇说,在这个过程中,早就不再去想收取一单保费的事情,而是发自内心希望老人早日能父子团聚。
直到一天夜里,给李先生发完短信后,崔金勇一个人躺在床上,突然身边手机响了起来,他看到了一个熟悉到能倒背如流的号码的那一刻几乎泪如泉涌。
“喂,是李先生吗?我是太平人寿的服务人员崔金勇。”因为太过激动,崔金勇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非常抱歉,离家后这个手机没怎么用,快过年了,想起了父亲,这是他唯一知道我的联系方式,打开手机,吓了一跳,里面有您的60多条未读消息和未接电话……”
“很感谢您替我照顾父亲,我明天就回去了,一定要当面感谢您......”对方连声道谢。“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答应了老人家一定要找到你。”崔金勇的声音越发沙哑。
第二天下午,当崔金勇终于见到了李先生时,两个大男人相对无言,只有紧紧的拥抱。崔金勇和李先生成为了好朋友,而崔金勇也成了老人家的另一个“儿子”。
崔金勇用行动体现保险从业人员身上的人性光芒,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保险人的大爱,他的故事,或许感动不了中国,但却让每个保险人无比动容,值得每个保险人为他鼓掌。而崔金勇只是成百上千位太平续收优秀专员的缩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