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放眼望去,除了被风撕扯得快要碎裂的树影,大概只剩下向远处无限蔓延的、似乎要侵占整个世界的白。西风是醉酒画家的画笔,随手沾过一大块雪色的墨,在空中甩下肆意的弧线。老人紧握着一根用树枝做成的鱼杆,身上裹着厚厚的大袄,脚边放着盖着毡帽的玻璃鱼缸 。一阵大风呼啸而过,打在老人满是褶皱的脸上,撕扯着他参杂着灰色的银白长发。老人颤巍巍地收拾好东西往家的方向走,长镜头下那苍茫雪景中浅淡却活生生的背影,透露出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孤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看到垂钓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句诗。可不同的是,柳宗元的江雪更多的一种文人名士的孤傲与不得志的愤懑,雪落出的是飘零之感,广阔无垠的江面展现的是一种无处安身的迷茫。而《冬》中的老人则将垂钓视做每天的日常生活,无人陪伴,只能钓钓鱼来找个乐子。习惯了风雪的吹打,习惯了刺骨的冷意,却始终不甘于孤独、不甘于这反复且令人麻木的生活。钓上来的鱼老人会放鱼缸里养着,那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便是老人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而不断地钓鱼又放生,是为了让自己每天都有事干有个念想,也能拥有“得到”的幸福感。
然而电影的一个片段中,太阳渐渐被灰色的云雾遮挡,只剩下一丝细微的光晕。在昏暗幽静的屋子里,炉子里的煤炭在默默燃烧着,闪烁着唯一的暖意。老人就这么呆呆坐在空荡的鱼缸旁,眼神哀伤又绵长,低下头不断地叹气。忽闪忽闪的火光,映出了他孤苦且无力的侧脸。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老人准备铺床睡去,却不断地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煤油灯的光散落在他紧锁的眉头上,也微微照亮了柜子上的玻璃鱼缸。老人翻过身子,压着木板的嘎吱声,混杂着低沉的琴音,我们看不清他的面容,却能从那昏暗的画面中感受到浓浓的烦闷与落寞。重重的一声叹气,老人猛地坐起不断擦拭脸庞,风的呼啸伴随着琴声愈演愈烈,对老人眼睛的特写尽显了他那饱经风霜的眼角里充斥着的由悲伤而转化成的怒意。银镜乍破的碎裂声,释放自己的喘息声,三次出现的鱼缸特写,让我如鲠在喉。
老人需要精神支柱,需要有一个鲜活的生命给予他心灵的慰藉。他虽然是独自一人,但却不甘于孤独,他不断地寻找不断地跌倒甚至在雪地里喘息在油灯下痛哭,让我看见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就如同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大量的独角戏,不但不显得空虚,反而还拥有一种令人心灵震撼的充实。格拉斯与管风琴上演悲壮的自我救赎之旅,老人与古琴上演为灵魂付出生命的艰苦之路。
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老人看见了摔倒在雪地里的小孩儿转身而去,看见了在树林里浑身颤抖轻声叫唤的鸟儿也转身离去,最后自己也体力不支仰躺在雪地里喘着粗气。鸟儿的画面与老人的画面相互交织着,正预示着他们之间那不可忽视的相遇。在这里导演就暗示了老人与鸟的相似命运,为取悦那所谓珍贵的东西而付出生命,得到的却是下一次孤独的到来。老人坐在炉火旁,毯子上躺着不断呼吸的鸟儿。老人整理好铺盖准备睡觉,鱼缸的特写后又是他迷茫的双眼。窗外仍然有风在呼啸,镜头中的鸟儿的胸脯仍然不停地起伏着。突然,鸟儿扇着翅膀翻身站了起来,似乎还有些不稳的扑腾了几下,对着躺着的老人啾鸣了两声。之后人与鸟的对视,虽然是黑白的画面,但我却可以想象得到那昏黄的灯光是多么让人心安,鸟儿微弱却坚定的心跳声是多么让人想沉沉入睡。
可这部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所表达出来的极端的情感,与某些地方近乎残忍的表现。在鸟儿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时,曾经重要的鱼儿却被捞出来在砧板上被一点点地切断。刀刃摩擦鱼鳞的声音,割裂鱼肉与骨头的声音。鱼头还在苟延残喘着,身体却早已四分五裂。而在小孩成为老人的陪伴时,为老人捉了自己最爱吃的“美味”的鸟儿却被绑在了树枝丫上,尽管它不断的挣扎,但还是被炭炉的火烤成了滋滋冒油的小孩的吃食。那长长的镜头,让我不得不硬生生地把它看完,心里的震动简直令人难受。也许这部影片的悲剧气氛,在这里有了最直观的展现。
老人那极端的感情,用力守护自己的所珍惜的事物,不惜以死亡为代价,然我有些不寒而栗。可是这只是一个普通老人的故事,在白雪皑皑的山上终年与孤独相伴,追求的只是陪伴的快乐。他能与鸟儿与孩童追逐玩闹暖心地大笑,能因苦苦思念孩子想象孩子就在他眼前而深情的拥抱抚摸,以为孩子掉进了河里而放声大哭,又何必以如此残忍的方式叫他们离他而去呢?即使知道老人对他们都并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使自己免受孤独伤害的方式,可我仍然不愿接受刀俎鱼肉的事实。
直到结局,老人握着幻想中妻子的手,感受着她的抚摸,在冬日的暖阳中终于毫无留念地沉沉睡去。最后的那只鸟儿,我愿意将它想做是老人生命的延续,同样延续着的也是老人的孤独。也许这最后一幕反倒是一种解脱,老人的灵魂化成了小鸟飞离了这个囚困他心灵多年的地方,此时孤独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享受。此片虽安静无声,但唯有最后的鸟儿飞向远方在飘雪中隐没了身影,才达到真正的空山静无人。
王德顺老爷子在片中的哑剧形式令人惊叹,音乐团队的古琴演奏与藏语歌谣给予了人物充分的展现。导演邢健对空巢老人深情却又冷静地描绘给了人们心上沉重一击。这不仅仅只是如水墨画般诗意万分的默片,它引起的更有一种人对自己内心的疑问。
善与恶,是与非,彼此对立却也融为一体,无需再去纠结老人的杀生与放生到底是人本贪婪还是寻求陪伴。心无所惧,随遇而安,也许这是化鸟后的他最大的快乐罢。
作者:阎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