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开学初在列自己的读书单时,《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不在我的计划之内,说得更准确这本书是部门领导指定的必读书目。有时候强制性阅读未必不好,往往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本书没有繁冗的序言,翻开书页便是目录,整本书共分七辑,每一辑一个创意主题,每一个主题下面是6到10个班级管理创意小故事。
整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那些艰涩的理论,一开始就直奔故事,直至结束还是以故事收尾,读起来不费劲,所以我很快就读完整本书了。合书那刻,我寻摸到了这本书的主旨———爱。对,是爱,它是整本书的主干,而书中每个创意小故事是这本书的枝叶,是爱的表达行为,犹如巴金笔下的那棵大榕树,茂盛、葱郁且又生机勃勃。那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那么我们班级就是孩子们快乐的家园。
在这本书中许多的班级管理创意很熟悉,更准确地说,我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有那么“灵光一现”。譬如第一辑中的第九个小故事“让故事说话”。我的做法与书中极为类似。夕会课是我总结班级一天工作的时间,这时间仅有十分钟,极为宝贵。我摒弃了说教方式,而采用了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一天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主题,这些故事让我的夕会课趣味十五又意义深刻。再譬如第七辑的第十个小故事“小小图书角,开启大世界”。我购置了一个书架放置在教室里,上面摆满了我和学生的书。在我班上,我和孩子们有共同的阅读书目,有共同的阅读时间,有共同的阅读分享时刻。这些成了我班的特色和名片。
不一一举例了,这些很熟悉的创意让我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我正在做着类似的事,而是它给了我坚持的理由。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朴素,却又那么思想饱满。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自认为的得意之作拿出来与之相较,往往是汗颜十分的。之前对学生的评价,我总是一言堂,套路满满,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句式。即使我心里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天赋、技巧、优点和梦想,但由于我自身沉溺于大环境单一的考核标准中无法自拔,致使对学生的评价方向上走了单行线,评价方式上单一化。书中第四辑给了我提醒也给了我很好的示例。比如“让互评触动心灵”这个创意就很好,让孩子学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学会欣赏对方,这样融洽了同学关系,和谐了班级气氛。再比如“别开生面的学期评语”给了我改变以前评价方式的勇气和灵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评价更公正、更温暖,让写评语不再绞尽脑汁。
再次翻开这本书,我深知一切的创意缘于对学生的爱,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了创意的勇气,有了创意的灵感,有了创意的行动。回头问自己一句:“你爱你的学生有几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