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大叔,叫杜牧。除了喜欢作诗,忧国忧民,他还风流,多情,有N个心上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曾在扬州为官三年,公务之余,常赴宴作乐,留恋于花街柳巷。每天都是一手捧佳肴,一手摸细腰,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然后慢动作重播,快乐得手足无措。
难得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对此完全支持,经常派人暗中保护。
杜牧每次跟人争风吃醋,总会莫名其妙的胜出。他还沾沾自喜,以为寄几才华过人,气场过硬。却不知,若非牛大人安排周全,十个杜牧也玩完。其迷恋风月,钟情声色,由此可见一斑。
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同年闰三月,又被制科录取,一年中两度折桂,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第二年,杜牧来到南昌,成为了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幕僚。沈府有个歌女,叫张好好,年方十三,肤白貌美气质佳,精通音律善书画。风流倜傥的杜牧,尚未成家,一眼就看上了她。
一个貌美如花,一个名动天下,不发生点什么,都对不起爹妈。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眼看着就要成为一段佳话,生米即将煮成锅巴。没料到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发现势头不妙,立即纳她为妾,活活拆散了这对鸳鸯鸟。
无奈,杜牧只得离开江西。临别之际,张好好写下了这首诗,以表心迹: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几年后,洛阳,杜牧与张好好意外重逢。只不过昔日豫章名姝,已沦落为街头的卖酒女。故友相见,执手相看泪眼。张好好纵有千般苦,却无法倾诉。杜牧几番启齿,却欲言又止,只得题诗赠之,写下了五言长篇《张好好诗》,这也是杜牧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不久,杜牧赴长安任职,再次与张好好分离。
山高水远,后会无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