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如何学习,孩子学习到什么程度,对于一般父母来说这可能是个需要面对的话题。
我也不例外,家有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说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预示着储备小学的根基,根基没学好,三年级开始就有压力,有差距了。
我说父母是孩子的超粉,谈的都是学习之外的事,学习之外,我可以欣赏,我可以放开,可是学习上我却放不开,放不下。
因为过不了,所以在这个问题我老掉粪坑。
因为过不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演绎重复的剧情
学习这点事我发现我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看看我都有什么剧情故事吧
一,一朵红花就能激起妈妈的渴望,背后是妈妈的不相信
我还记得刚开始上网课时,我就写了一篇“”一朵火花背后妈妈的渴望”当时谈的也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因为我都不愿意去面对,所以没再去做清晰点的复盘。
红花是什么?
红花是奖励,红花是颁发给表现好,表现积极,按时上网课的学生的奖励。老师的奖励,它代表着老师的看见和认可。妈妈认为这样就是好好学习的表现。
而我家的孩子呢?他虽然也想要奖励,可是他更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没有充分得到妈妈爱的时候,他宁愿放弃这些,他宁愿把自己沉浸在IPAD里
而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学习的事,妈妈不知道何种沟通能让孩子听上去舒服一些。
很多时候妈妈讲来讲去可能都是一些大道理:学习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安排,你要有计划,你要每天做一点。然后我跟孩子一起做计划,然后我们开始实施,可能一两天还行,甚至能坚持一周,但是又被打回原形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在孩子在学习上就不能持之以恒呢?
可是你知道么?我自己就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我都不知道如何计划我这一天,我都不知道如何计划我一周,一月,我更无法计划我这一年。我很随性。我长到40岁,我还这么糊涂,没有原则,没有计划,可我却在一味的要求我的孩子要有原则,要有计划。不是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么。那我的孩子也应该跟我一样才对,那这样我可以理解孩子呀!
很多时候我又去比较,我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自觉呀,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多好呀,你别别人家的孩子坚持的多持久呀!
为什么要去比较呢?因为不相信呀,我不自信呀,我不相信自己的好,我也看不见自己的好。
那孩子的好我怎么又能相信,怎么能看见呢?
我不相信他真的好,我不相信他真的自觉,我不相信他会主动去安排,我不相信他会认真对待学习这件事。
我全部的血液毛孔都无不在诉说着:孩子,我不相信你,你在学习这件事上就是很不好。
一朵红会背后全部是妈妈的不相信。
妈妈,你不相信我。
妈妈,你不相信你的孩子,
妈妈,我还能感觉良好么?
妈妈,我感觉不良好,我就感觉不到妈妈的爱了
我感觉不到妈妈的爱的话,我就会被IPAD吸引,我就不想学习了
以上这些话,昊宝都曾经亲口跟妈妈表达过,我的不相信,我的看不见,我的不自信,于是我对红花的是如此的渴望,我渴望孩子得了红花,就是我自己得了红花,我渴望得了红花,我才是好的,可是真的是这样么?那显然不是,一朵红花怎么能代表孩子的学习的好坏呢?一朵红花怎么能代表孩子学习态度呢?一朵红花怎么就能替代孩子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呢?一朵红花怎么就能掩埋我孩子的全部闪光点呢?妈妈的渴望也只不过是在证明自己,在外界证明自己而已。
二,对于学习的评判,我以非标准来宽慰自己。
标准有学校的标准,有社会的标准,有标准化教育,也有非标准化教育,有别人的标准,也有自己的节奏
之前听林老师讲过如何培养坚毅的孩子时由圈养鸡PK散养鸡延伸到圈养孩子PK散养孩子,哪一种养育方式出来的孩子生活更鲜活,哪种孩子更坚毅。
圈养孩子是适应学校标准,散养孩子是适应社会标准。
圈养孩子培养出来是猎物,供人选择
散养孩子是培养猎人,有能力去挑选猎物:
我们很多父母追求的坚毅是为了更好的圈养孩子,这不是真正的坚毅
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的标准=圈养的标准
圈养标准中爸爸妈妈的压力会转而成为孩子的压力,压缩了孩子的成长,低成本养育/高成本养育(自己的成长)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社会的标准
你要培养一个真正的坚毅的孩子,就要充分满足孩子的脆弱。越允许脆弱,越反而生长出坚毅。
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拥有坚毅的品质,我们却用学校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孩子,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老师的标准,没有达到学校的标准,那我们的孩子就很差劲,很丢人。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要求成了我们在培养圈养中坚毅的孩子的标准。
有要求就是有标准,有标准就物自由,无自由就无幸福。标准成为幸福的绝缘体。
鼓励的背后就是对孩子的不满意。鞭策的背后就是对老公的不满意。
三、我很贪心,在孩子的学习多少上
曾经我说,孩子你只要每天学一点,多一点,写一点,妈妈就满足,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当孩子真的学一点,也按老师的要求写完了,我会还没完成就把下一本放在前面。让孩子认为一点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孩子自然感觉到你的贪婪,此时他会抗拒手上的,进而抗拒全部。
本身孩子学习是孩子的事,多少也是由孩子来决定我却给他画出了一个饼,一个饼,恨不得你一口气吃完。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习也不是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别贪心,一点一点来。一点一点引导孩子。
四、孩子学习这点事,你痛苦你负责
孩子学习这点事,你痛苦你负责,你的痛苦不能建立在无声的对抗中,也不能建立在有声的旁敲打击中,你只需要安静的陪伴你的痛苦,孩子不是你情绪的发泄弹,也不是你成为抨击的对象。
问一问,你如此痛苦,你的需求是什么?奔着去等待,可以去表达,可以去提醒。
我可以说:宝贝,妈妈看着你语文已经做了.......只剩下一提,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做呢?
前天我用了陪伴自己痛苦情绪的方法。
早上孩子一起床起来开始玩游戏不碰学习,一般上午我还是能接受的
所以中午我带着孩子出去溜达,孩子自己去采买,我们一起做切丁土豆面
等再到3.4.点可能我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开始有点情绪了
想着怎么孩子怎么还不主动开始学习呢?我不想提呀,我忍住忍住。。。。。。
可最后我真的忍不住了,我太痛哭了,我的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
于是我就跑到厨房,一边放着刘若英的《后来》,一边洗着碗,一边痛哭着,一边诉说着:
你很痛苦,我知道,我可以陪着你,秋平,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秋平,你特别棒。
如果依然不能跨过去,那就哭吧,痛苦吧,我会一直陪着你,秋平
一定要记住: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你的课题。
就这样听着,听着,哭诉着.........
我很清醒的发现,我今天有很大的进步:无论我如何跨不去孩子学习这个坎,我没有再去教育儿子,我只是陪着我痛苦的情绪。给到他们的信息,妈妈只是在处理自己的情绪而已,孩子学习的事妈妈不能越界。
等妈妈处理完情绪,老公也回来了,看着我情绪不高,他关心的问怎么了。我说了孩子学习的事,他很轻松的说他们还小,该提醒时就提醒一下。就这样我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孩子也开始顺利的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
五,拿出不管教的勇气(不明白再学习)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最好不要横加干涉,如果需要帮助,我们可以寻找管教的边界,父母有责任有义务管教。
既不批评也不鼓励的养育方式,父母必须要教会孩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家庭或学校里的存在感,他的价值在哪里?
赞美四部曲:确认难度——描述孩子的感受——描述细节——表达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