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4939/b53aca2e7394f168.jpg)
每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或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或拼命打拼的人都应该读读《红楼梦》,没时间哪怕看看电视剧版的红楼梦都行。
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有个人生活的轨迹,都离不开事物的客观规律,纵使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人性的规律也从来没有变过。
抓住了历史的规律,也就找到了开启豁达人生的钥匙,生活的不如意会自然转变为庸人自扰。红楼梦里发生的事和出现的人,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以下三点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盛衰兴替是历史必然,身处困境时跳脱出来看看就容易坦然接受一切
红楼梦里的诗词很有总结性,从一句“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就能够看出,一生奔忙,辛辛苦苦,可能过程中容光焕发、华服着身、甚至声名远扬,但最终还是终将归于尘土,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总要迎来散场的那天,既然如此,终将散场,那还有什么好放不下的呢?
再看“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衰草枯场,曾为歌舞场”这句,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相互照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因为官席爵位、位高权重,才有了大观园的繁华与壮阔,年轻人们在此聚集、在此欢乐、在此做诗。而到最后因为失权失势而陆续人走茶凉,大观园也自此落败,最终沦为陋室空堂、衰草枯场,让人唏嘘。
正应念了那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何必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忧伤、或想不开呢?因为历史的舞台一直都在,站在舞台中央的人却汹汹涌涌、来来往往,好坏自有命定,又何必急于一时、碍于一隅呢?
当遇到看不开、想不通的事情时,读读历史、看看兴衰,也就明白了时代大势滔滔不绝,又怎么可能是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所能逆转。充其量也就是在这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水分子,甚至都激不起一丝涟漪,认清这个事实,再回过头去看看那些你遇到的事和人,试想,又都算得了什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狗,命数各有不同,无欲无求反而可能活更久
红楼梦里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大观园中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能深切的感受到那种情绪上的感染力,然而最终的最终,不管开心与悲伤,也都如梦一场,全都消散于无形了。
再看“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林黛玉病逝、各位胭脂正浓的妹妹也都陆续告别大观园而逝去,不正如各种美丽的花一样,怒放盛开而后依次凋零么,一如年轻貌美的人儿老去一样,哪个不是在成长、俊美、衰老的周期中走完一生,甚至很多人半途就默了。
而对于那些或有意或无意攀上高枝的人,看看红楼梦里说的“择膏梁,谁承想流落在烟花巷”,尤二姨、尤三姐即便再美的人儿,也没有因为高枝迎来自己的美好生活,膏梁成为了她们更快陨落的导火索,让人感慨不已。
有的人生活可能很舒适、有的人生活可能很艰辛,各有各的命数,生活中太多的不快乐都来自于欲求不满、追求不得,这才是伤悲的根源。大观园里的尼姑、以及中途出家的女子,在贾家落败人去屋空甚至丢了性命的时候,依旧能够隐没于街头市井好好地活着,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好选择么。
大树底下好乘凉,吃肉桌再差也能喝口汤,善待喝汤者就是善待自己
刘姥姥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攀亲拿钱总是有所收获的回家种地,拿的那些银两对她种田的生活应该有极大的帮助,至少算是喝上了一口汤,正应念了那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俗语,而作为贾家相对还算辉煌之时,也没有冷落刘姥姥,算是尽了情谊。
当贾家落败时,王熙凤的女儿被变卖,最终还是得益于刘姥姥卖掉自己家的房子来赎回王熙凤的女儿,才保住了王家之后,也算是刘姥姥重情重义,贾家善待他人最大的回报了。
这种有名望之时的举手之劳,其实善待的是未来可能遭难时的自己,所以与其说在有能力时去帮助别人是善举,还不如说是帮助未来那个可能遭遇困境的自己,善待他人本就是善待自己。
结语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账底卧鸳鸯。
翻完红楼梦,见过了各大家族的陨落,再回到现实看看世事,或许正是你生活向好的开始,如果能够抱着时时跳脱出来的态度和勇气,投身到事业中去、家庭中去、生活中去,那么不管生在哪个国家、长在何种环境,对你而言就能够成为你最好的时代。
参考资料:
曹雪芹.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