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讲义》。熟悉的经济学概念被薛师讲得深入浅出,书中例子又生动接地气,实在是有趣。
歧视的本质是什么?大家都觉得歧视是个贬义词,但在经济学里,歧视=区别对待,是一个完全的中性词汇。
为什么会存在歧视?因为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基于稀缺的资源,只能做有限的事,做了事情A,资源就不够做事情B了,所以必须选择。选择做事情A,那事情B就被歧视——或说区别对待了。
薛师举了个再浅显不过的例子:“我跟太太结婚,也是做了选择,我娶了她,就歧视了世界上其他女人,也歧视了世界上其他的男人,因为现在有些国家同性也可以结婚了。虽然我想平等对待所有的人,但法律不允许我这样做”。
又如,我时间有限,下班之后晚上就2小时的时间,如果选择看书,就无法和朋友应酬或者陪父母出去散步了;如果选择陪父母出去散步,就无法看书和应酬了。在这个例子里,如果选择看书,就把父母和朋友都歧视了——无需觉得不适,这里的“歧视”没有贬义,就是单纯的“未选择”。歧视是无法避免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源(此处主要是时间资源)太稀缺——如果下班后业余时间有6小时,那看书、应酬、散步都能轻松做到,不用作出选择了。
那么,歧视(或称区别对待)的依据什么呢?薛师以为,一是偏好。例如,如果有人喜欢王菲的歌,那同样有50元钱,他将决定去买王菲的唱片,而不会选择其他歌星的唱片。二是信息不对称。面对老虎,人们都会选择立刻就跑,而不是仔细了解下这只老虎吃不吃人,再决定是否要跑,因为此处信息严重不对称(我们不了解老虎的爱好)且了解成本太高(成本可是自己的小命)。
道理实在很浅显,但是基于它,对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就容易有理性的认知了。例如,职场上为什么会有性别歧视,生活里为什么会有年龄、地域等歧视?并不是HR不知道女性里面有工作能力异常强的,或者大众不知道用地域、年龄、甚至星座来给人下定论是简单粗暴到愚蠢可笑的。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信息不够对称,或者了解/筛选优秀个体的成本(可能是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过高,为节省成本起见,他们就以偏概全直接下判断了。
这可不是为性别歧视、年龄地域歧视等不理性的行为辩护。事实上,作出“歧视”这个动作的人,自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以偏概全(歧视)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初步的印象,但是错误的歧视有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歧视造成的后果越严重,人们就越有积极性去减少歧视。如果歧视带来的后果不严重,人们就会很随便地歧视别人”。
因此,在一个较封闭的小团体,或者做一些不重要的决策时,如果根据固有印象去简单粗暴地作出判断并对对象区分对待,那后果不严重。但是如果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或者人员/事务多样性强的环境中仍然以偏概全地去歧视,那付出的后果就严重得多。相应地,后者环境中的歧视情况将减少得多。例如,如果因为一个人是外地人而排挤他,在小村庄里很正常,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都市的大企业中,那就是奇事了,因为如果所有外地人都被排挤,那本地人也将付出严重的代价,工作任务可能无法完成,甚至整个企业都无法运行了。
(本文主要观点引自《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009-011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