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很早就起来了,先是把锅洞里草灰扒出来,烧草,草木灰很多。然后把两只大锅盖拿到水塘里刷洗,屋后面就是水塘。
因为农村的厨房有很多“灶马”,就是蟑螂,不刷干净不行,大小锅都要洗干净。
"井温坛"两只要装水。烧火时,里面的水能温热。
把厨房打扫干净。
烧开水,装在水瓶里,然后淘米上水烧火煮稀饭。
有山芋的时节,小米煮山芋,米还够吃的时候,粥煮稀一点,用小麦面做点面疼瘩。
有豆子时就煮豆粥。
自己梳洗后,就要扫院子,前前后后后好大地方。抹桌子,掏咸菜。
洗衣服,院里大大小小晒满衣服。
晾衣服都是男人衣服挂高高的,女人衣服挂在低处。
他们是早上起来就出去干活,然后回来吃早饭。
生产队长吹哨子,出工和收工,都得听他的。
早稻还没有收的时候,米不够吃,中午都是吃麦面,发包子,扞面条,或者做面疼瘩。
冬天的时候,吃两顿。
那时的调料就是自己做的酱。
五月,雷雨天,是做酱的好时候,出门砍点黄蒿,把麦子洗净泡软后煮熟,晾凉了用面粉拌一下,放在篾簸里,盖上黄蒿。
过几天它会上霉变白,然后变成黄色。晒得干干的,磨成粉,加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最后成了酱。
有时做点黄豆酱,蚕豆酱,加点红束椒.成了闷酱。
菜园要浇,猪要喂,鸡要喂,这些事情都是我一个在做。
最糟糕的事就是要搞尿床的事。
小叔子十二岁了,还天天尿床。
夏天,睡凉席,要把凉席掀开,把湿的稻草那一大块拿掉,换上干的稻草,凉席也要用清水抹洗干净。
冬天,要洗那紫老布的床单,被絮也要反复晒干。
下午,把衣服收回来叠好,放在墙上挂着的篮筐里。下午有点时间.还去相隔三个村,看望一下养父母他们。
养母去江苏老家介绍了三个姑娘过来,把陈月华介绍给本村姓周的邻居,把陈桂芳介经起一个姓营的,陈新英介绍给一个叫姓何的。
后来听说.陈桂芳和陈新英都回老家了,只有陈月华留了下来。
我也是,几经颠簸,从出生地上海来到安徽这里的一个小村庄,开始过起了农家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