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26042/8ab3c18c33cdeed0.jpg)
龙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地位。今年是农历甲辰年,因生肖排列属龙,故称"龙年"。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与龙结下不解之缘,留下许多有关龙的佳作。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龙"字的佳联妙对。龙年赏龙联,别是一番情趣。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这是悬挂于广东揭阳榕城关帝庙(古榕武庙)的一副楹联。全国各地关帝庙都有称颂关羽的对联,但是像这样把和关羽最亲密的四个人的名字组成一联,并确切表现出他们之间关系的,仅此一副。
关羽曾与刘备、张飞 "桃园结义",与诸葛亮、赵云亦情谊笃厚,这些故事在联语中都得到了反映。诸葛亮的喻字以及赵云、张飞、刘备的表字都含有"龙""德"两字,在上下联中分别重复四次,可是我们读来却无复沓之感。"龙""德"既是字,又是颂词,它们各有其使,而又重点突出。全联语言晓畅 自然,简洁凝练,令人赞叹不已。从另一角度看,联语带双关,极言关羽德高望重,衬托出他的与众不同,从而使联意余味无穷。
龙飞策士,状元龙,省元龙;
虎帐得人,殿帅虎,步帅虎。
据《宋史全文》记载,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龙飞榜省试第一人胡跃龙,殿试第 一人陈文龙。当时,宋度宗出联:"龙飞策士,状元龙,省元龙",参知政事马廷鸾对曰:"虎帐得人,殿帅虎,步帅虎。"其时,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即殿帅;孙臣虎为侍卫亲军步军 都指挥使,即步帅。前两人名中皆有"龙"字,且皆为文士,后两人名中皆有"虎"字,且皆为武官。这副对联,三个"虎"字对三个"龙"字,真是妙趣横生。
牛头喜得生龙角;
狗口何曾出象牙。
明代于谦幼年时,其母将其头发梳成双髻,打扮得与众不同。有一天,他在乡间学堂外被一 个和尚看见了,和尚吟出上联:"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见和尚出言不逊,立即对出下联: "狗口何曾出象牙。"和尚虽生气,但知道自己理亏,心中暗暗佩服不已。
后来,于谦被选为 "博士子弟员"。一次,他跟着巡按、三司大人过西湖南山净慈寺,其中一人指着大雄宝殿的佛像出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时无人能对。有人说,"可让于谦这小秀才来对",于谦也不谦让,随口对出:"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众人皆异口称赞。
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
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
这是江南 碧波洞口的一副对联。据传这副对联原先只有上联,不知何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下联。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江南主考周起渭到此处游览,才对出下联。
此联以颜色见趣,上联嵌 "乌""紫""碧"出之,下联嵌"赤""白""青"对之。上下联巧妙嵌入"紫金龙""碧波洞""白玉兔""青草池"之名。令人过目难忘。
龙虎山中真宰相;
麒麟阁上活神仙。
此联的作者是清人郑板桥。他为秀才时,曾三次赶邗江售书卖画,无识者,落拓至极。后来,他中举后,再至邗江,则争索其妙墨者络绎不绝。时江西张真人秋季入朝觐见皇帝后回乡,经过邗江,商人争相讨好。一富商欲得板桥字献之,定做大笺纸,长丈余,阔六尺余,使人求板桥撰联,问润笔费,板桥答曰:"(白银)一千两。"赴求者应只给五百两,板桥欣然应允,旋即奋笔疾书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后闲笔饮茶,赴 求者催书下联,板桥笑曰:"言明一千两,你只给五百,我亦只能给你半联。"其人返回告于富商,不得已,如数予之,板桥即书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此联乃结合张真人情况所作的一 般颂词联,无甚特别,妙在联事滑稽可笑耳。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1963年,郭沫若为云南丽江黑龙潭得月楼撰写楹联一副,联曰:"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上联以玉龙雪峰映衬玉泉,笔力雄浑,"潜龙在天"写尽雪峰高峻气势,"飞龙在地"写出玉泉水中雪峰随波飞舞的动态,山光水 色,堪称妙绝。
下联笔触细腻,既绘出玉泉水面的辽阔,又以"墨玉""苍玉"为喻,描绘出从 不同角度观察到玉泉之水的不同色泽。此联文字简洁,写远景,描近影,画山绘水,既气势磅礴,又细腻诱人。上联以龙喻山,"龙"字反复三次,下联以玉喻水,"玉"字反复有三,不失 为佳联。
在天播雨,居地腾骧,处水为王, 人间称帝;
竞技飞舟,煮茶籍井,临门跃鲤,韬略谈兵。
2006年11月,书法家王易生在北京举办"一笔龙"书法展。为助其雅兴,时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特意题写贺联一副:"在天播雨,居地腾骧,处水为王, 人间称帝;竞技飞舟,煮茶籍井,临门跃鲤,韬略谈兵。"也许有人会问,全联无一"龙"字, 怎能称为"龙联"?其实不然,全联多个分句,虽未见一个"龙"字,但的确句句话"龙"。
不是吗?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明白,其中藏着"天龙播雨""地龙图腾""龙王闹海""真龙称 帝""龙舟竞渡""龙井煮茶""龙门跃鲤""神龙玩谋"等龙姿神韵画面。如此奇妙的暗嵌撰联手法,足见其功底深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已是龙年,品读这些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龙联,不也是 件情趣盎然的乐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6042/f758b3fea8dc29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