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一个人,是不是知道对,就一定会做,能做?知道错,就不去做?
是非与好恶不能统一是知行合一的障碍
知行合一,重新建立知行的本体,建立实践的主体,知道对的就一定做,知道错的就不要做。
诚意
1,原则:毋自欺
2,标准:不要自欺到什么程度呢?恶(wu)恶(e)如恶(wu)恶(e)臭(xiu),好善如好好色
3,方法:慎独。维持此心,一定要有一定的方法来维持此心,比如我们一定要读书。游于艺,拥有高尚的趣味维持此心。
自欺:做了一件事情,已经错了,但是不断的给自己找借口,这就是自欺。找借口的时候其实已经明确的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敢承认,不改正。改过贵勇
自欺的好借口:不得已;have to。(比如贪官,不得已这么做;还联想的the devil wears Prada 里的安迪,一直在说 I have to do...。 )
晚明儒家的激进:功过格,有个善念就记一下,有个恶念也记一下,完了比较一下。日渐苛刻,日渐无能(不能做些创造性的工作吗)
努力的结果不是拥有“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自由,因为没有谁能做到;而是努力达到“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
读书明理随时格物,一通百通,比如解读一部电影,看一本书,一场球赛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
见到一个老中医,你作息,饮食如何,心情如何,是不是常生气啊,一看面相便知
四十岁以后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修养压倒一切。肉身是有灵的。身体会告诉你(我的体检结果)
心广体胖:最能发挥闪光的地方,人是最放松的。安然祥泰。(老师,讲台上最放松,上讲台就到家了)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正心:解决心灵状态的问题
思考:是不是有时候全身心对待某个人好反而却做了错事?或许是因为心灵状态出了问题。不正。
帮助有时候是特别伤人的。。需要谨慎
做好事的事情要特别冷静(兴奋会适得其反)
- 有:是正常的,正常的人类情感,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 有所,就是凝滞,陷入其中
灵:对此时此地给出恰当的反应(不凝滞)
我们往往把好心情留给了陌生人。亲近的人,忘记了对对方的尊敬,失去了敬意
愤怒凝滞在心中就会迁怒。(颜回 不迁怒不贰过)---踢猫效应。
王阳明:心比作眼睛,眼睛里容不得任何东西,这东西,无论是恶的 坏的,好的 善的 无论是沙子还是钻石,然后推出:心灵不能凝滞任何东西(有点极端了)
大学中讲的是不能凝滞愤怒 恐惧 好乐 忧患这四种,不能凝滞在过去,或将来,自己或他人身上。(既过而留-凝滞在过去;未至而迎-凝滞在将来。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忧虑痛苦抑郁的主要原因)
比如,卖房子后,一卖就跌,跌越多越开心。如果一卖就涨了,难受。
但是,比如喜悦的情绪,比如至亲去世引发的痛苦,可以凝滞(保持)或存留一段时间,这是人之常情。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
我们要培养和保全对生活的完整的感受。不要老是羡慕外面的生活,而忘记感受自己的生活。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每个人都有足够饱满的心灵,能够完整的感受生活。人的自足性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层面都能实现。
Goals are to liberate us to enjoy the present.
Future goals as means; present experiences as ends
这时候,才能 安,正
Live not for battles won.
Live not for the-end-of-the-song.
Live for the along.
-Gwendolyn Brooks
推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别处》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修身: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偏 :修养再好的人,在某些环境下也会偏)
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如果一个字更接近 仁,那就是 公。(程子)
知人论事一个公字 ,平正的心态,知道他的处境,他的难处,然后再去思考他的决定,他做的事情,如何帮助他,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比如对于伟人的认识,很多人都 yes。。。but。。。
there is no hero for the servant, not because there is a hero or not, but because he is a servant.
不是说格物要格十年,然后再诚意,正心,而是,每件事情都先要格物致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警醒是不是该做的没做 不应该做的却做了(诚意),是否有细微之处没做好,或者最终结果与预期相反(正心),是不是有所偏(修身)?如此反复,如此反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