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只做摘抄 侵删
004
在工作中,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像老黄牛一样把本质工作做好,还要主动和领导沟通,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
005
因此,一个主动工作的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管好自己和下属,还要善于“管理”自己的上级。管理上级不是给上级分配任务,也不是不服从上级的安排,而是让上级了解我们的工作,并且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上级的帮助。特别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中做事时,个人需要主动创造一个好环境。
009
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差距。到了关键时刻,只有主动做事,奇迹才会发生!
010 在没有听到反对意见之前不要贸然行动
凡事总有“两面” ----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当大家一致觉得一件事只有好的一面时,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坏的一面,很可能是大家认识不够深刻,没有看到一些盲点。
从此,对于那些人们觉得好的事情,我会格外小心,因为我们可能忽视了他们的问题。
011
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会分析那些令人担心的情况是否很可怕;如果很可怕,就一定要找到防范措施后再开始实施原先的计划。
就是在没有听到反对意见之前绝不贸然行事。
012
众利勿为,众争勿往
013
在美国申请好大学,特长要有创意,被录取的人常常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有鲜明特色的------人的发展也一样
014
但现在,我渐渐习惯先听反对意见,把各种可能但坏消息都考虑到,再决定是否要做。因此,如果一件事大家都觉得有好处,我通常就不做了。那些事情,要么有大家都没有看到的风险,要么众人都觉得有利可图,其实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
017
为什么我坚持每个人都要分享利益,感激他人的贡献呢?因为一个大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018
利益要分享,但是决策自己做就好了,很多时候未必要民主集中,征求所有人意见。
019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更好的敌人”。认可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做决策时通常并不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追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因此有瑕疵也没有关系。
020
独立决策的背后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责任
当每一个人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时,决策就不难了,效率也就更高了。
022
“勿以小恶而忘大善”:不能因为一件坏事而把所有的好事都给否定了。
023
讨厌一个人,还能看到他的好处,这种人很少。为什么少呢?因为人有一个固有的弱点,就是爱屋及乌,容易为个人 的好恶全盘接收或者否定一个人、一件事,容易把局部的得失放大成全局的结果。
很多美国人能够奉行“勿以小恶而忘大善”的做人态度,一是因为职业素养普遍偏高,二是人与人之间感情谈得少,利益谈得多,容易做到心平气和的就事论事,而不会因为自己正确,对方错误就逞一时之快,最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025
就事论事,先把当下的事情解决了,其他事以后再说。
026
那天,戴维让乔纳森讲话轻声一点,乔纳森辩解道:“我前几天听你讲话调也很高”,乔纳森其实是在强词夺理,而戴维处理的很好,他只是说:“你提醒得很好,如果有下次你发现我讲话调门高了,请给我指出来,我一定注意。但是你今天的调门儿确实高了,这件事和别人调门高不高无关,请你注意。”乔纳森无话可说,只好降低调门说话。
对比较理性的人来讲,他们通常不问做错事是否有理由,而是确定当前是否做错事。如果错了,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至于是否其他人造成了这个人做错事,那是另一码事,不要混在一起处理,这就是说,不能因为别人犯了错误,我们就有理由犯错。
027 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长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会写两行代码,但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写,这种技能就毫无意义。我们要做的是超过他人的长处,而不是满足于超越别人的短处。
031 尽人事,仍需听天命
保持做事的心态平和,凡事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说,即便上天不保佑,但做事尽全力之后,自己也问心无愧)
033
不能接收天命的存在,就难以正确的审视自己,审时度势。
034
为什么要听天命呢?因为世界上稍微难点的事情都非常复杂,超出我们有限的认知,更超出我们的控制力。我们付出的努力,无非解决了一些维度上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维度的因素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当然,如果不尽人事,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把握不住,自然一事无成。
035
所以,承认天命的作用,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持才傲物。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通常都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
036 看清能力的边界
比才能更重要的是见识,而在见识之上的还有运气。
037
但是,好运气并不能增加我们的能力,不能代替我们的努力,因此,永远需要尽人事。
美国人做事有一个奇怪的逻辑,就是在市场上保留第二名。像因特尔、微软或思科这样具有垄断实力的企业,挤垮或者收购那些规模不大的竞争对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他们并不那么做。一方面是免除反垄断的麻烦,另一方面是让不太构成威胁的对手不断倒逼自己创新,这便是见识。我父亲生前总和我说:“秦有六国,兢兢以强[jīng];六国既除,訑訑乃亡(訑,拼音:dàn ◎ 古同“诞”,放纵)”。这个道理和因特尔公司保留竞争对手是一样的,在这种见识的背后,是对很多不确定性或者说命运的敬畏。很多时候,我们从能力到主动性都是有限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必然懒惰,在一个没有对手的环境中必然自大,然后会一步步走向灭亡,明白自己能力的边界,对世界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041
人的命运是由大环境和自身做事情的方法决定的。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和地点,但是可以通过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选择做事的方法和方向。这就如同中国老话所讲,在那座上就唱哪山的歌。
048 怎么做事才能获得好运气
李林塔尔虽然没能获得成功,但是他的事迹极大的鼓舞了莱特兄弟。莱特兄弟超越李林塔尔和同代人的地方,不仅在技术方面,更在于工作方法。进行大量的实验,怎么严谨都不为过。
那些令人遗憾的失败,大多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工作方法导致的。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就匆匆忙忙上天试飞,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不是他们运气不好,而是“命”不好,这个“命”是由做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决定的。
但凡做事都应该专业,否则,“命”就不好了。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讲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过去的时代永远不可能重来一次。但是,世界上毕竟有一些永恒的东西,比如我们对世界的信心,在不同环境做不同事情的原则,以及专业的做事方法。
055
怎么才能斩断厄运链呢?方法很简单,只要记住“止损”和“认命”这四个字就可以了。
057 对命运要常怀敬畏之心
很多人不肯认命,不肯止损,其实是因为骨子里太高估自己------不仅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自己的那点所得不过是上天的恩赐,得到了固然可喜,得不到也在情理之中,就愿意割舍,就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人不会总有好运气,但是也不会永远走霉运,但是不好的心态会让霉运不断被放大。很多时候,心态决定命运。
059 如何跳出定式思维
很多单位开重要会议时都会离开单位所在地,到一个度假胜地去,而且以非正式的方式开会。这倒不是完全为了公款消费,而是在休息的状态下大家容易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人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难免产生思维定式。
因为在同一个环境中,人类的活动具有连续性,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今天差不多,因此前天、昨天的经验可以用到今天。久而久之,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一些基础性作用的认知要素和方法论,包括知识、经验、观念、做事方法。由于他们作用时效比较长,作用范围广,因此即使每天遇到的事情不同,思维定式也不那么容易摆脱。甚至对一些人而言,外界环境完全变化了。他们的思维定义依然存在。
061
博尔顿原来是一家五金厂的工厂主,在机械革命的时代,这种生意会渐渐落伍。幸运的是,博尔顿加入了月光社,结识了瓦特,、老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的爷爷)、后来的瓷器大王韦奇伍德、发现氧气助燃原理的普利斯特里等当时的科技精英。每到月明的夜晚他们就在伯明翰聚会,讨论的事情当然和他的五金生意无关。就是在那个自由聊天的过程中,波尔特了解到瓦特正在发明万能的蒸汽机,并看到了他对未来工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于是,他毅然卖掉了所有产业,帮助瓦特造了新一代蒸汽机。当然,他和瓦特都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如果博尔特每天十几个小时都把注意力放在五金店生意上。最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窄。
很多人会疑惑,某个方法自己用了十几年没问题,为什么现在力不从心了?因为趋势开始逆向变化了。
062
这时候,跳出思维定式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休息。重新审视一下当前的做事方向。
064
人在忙碌的时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后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从忙乱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余的需求和行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更快的接近目标。
065
其实,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候慢下来、静下心来,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068
为了活得轻松一点,人类发明了很多机器,让他们帮助我们做事情,但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的结果总是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大部分人生活压力更大了。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机器的异化(或者叫“劳动异化”的第一个层次),即原本应该成为机器主人的我们,最后成为了机器的依附者。
虽然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标,但是停下脚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点。
我经常提醒自己,凡事要慢三拍。
070
人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的结束了多少件事。
既然我们不是神,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么匆忙,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
071 不要成为积极的废人
发现特别忙但是绩效差的人,除了是伪工作者外,通常还有三个毛病。
1、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
2、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
3、迷信所谓的速成
说容易,其实只要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的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
078 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
走出厄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打坏了一个球之后,承认现实,慢下来,下一个球该怎么打还怎么打。这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做减法,把各种不必要的事情从清单上删除,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低回报的道路上狂奔,那样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失控。
承认自己过去用的方法不得当,过于贪婪,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很多人能够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是因为他们愿意反省自己的得失,接收新的思维。
很多人不愿意接收新东西,改变旧习惯,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满足于低成就的快感。当遇到困境时,我们首先的应该是慢下来,斩断厄运链。然后重新审视目标,做减法,讲究效果,这样走出怪圈就不是难事了。
083 懂得休息,才能更好的生活
不管怎样休息,只要能帮助自己恢复精力,重拾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从原先封闭的系统走出来,就是好休息。
休息的本质是从外界获取信息和能量。
任何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入负熵。在热力学中,我们可以将负熵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我们可以将负熵理解为信息。无论哪一种,都要先走出封闭的圈子。
85 一生要做的5件事
第一件事:恋爱,结婚,生子
我并不信什么宗教,但对上帝充满敬畏。既然上帝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让男人和女人相爱,这就是宇宙的大道,也是人间最美妙的事。同样,结婚生子也是上天赋予人的权利和幸福的根本。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养育后代,是人自然属性的结果。
很多人只愿意享受恋爱乐趣,却不愿意尽婚姻的义务,觉得那是一种负担。其实,光恋爱不结婚是不够的,结了婚才能得到恋爱得不到的幸福。
第二件事: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下的人为了生存,常常不得不根据薪水的多少和行业的热门程度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事情。只有很少人做的工作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但是,人一辈子至少应该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我们要做有趣味的人,而不是一个工作和赚钱的机器。有趣从兴趣开始,《具体生活》这本书其实讲述了我的兴趣养成过程。
第三件事:回馈
生活如此善待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花一些时间,精力和辛苦挣来的钱去回馈生活,特别是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第四件事:有一个信仰
有了信仰,我们在表明立场时就敢于站出来,理直气壮的向不公正大胆抗议,或者喊出我们相信的原则,这就是勇气。
如果因为你做的一些事情,哪怕很小,哪怕微不足道,但世界因此不同,那么这就是你给世界留下的遗产。
杜尔在投资时,把金钱的回报放在第二位,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放在第一位。
096
比特纳在书中介绍来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幸福人生,他们分别是以哥斯达黎加人为代表的“愉快式”幸福,以丹麦人为代表的“目的式”幸福和以新加坡人为代表的“自豪式”幸福-----这三个小国分别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其实,无论哪一种幸福,都需要4个基本条件
第一,有基本的物质保障
第二,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小,特别是付出努力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第三,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幸福。
第四,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环境的价值观相匹配。
幸福首先来自人们自身有脚踏实地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并且能够付诸行动。
100
不读书、缺乏修养,想找一个好的伴侣是非常难的。巧读书、长见识、修身养性,无论对成家还是立业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104
人这一辈子,大部分时候需要的不是去战斗、去征服、去比别人考得好,而是要对别人有用。
聪明的女生并非只贪图外表,学历,钱财和家庭出生,他们有对幸福的理解和对未来的追求。一个能洞察人心的男生,在这方面总是有点儿优势的。
107 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的婚姻。
因此,一家公司再好,如果不符合“对投资人好”这个原则,巴菲特就不会投资。
一家公司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时间让业务稳定下来,让管理成熟起来。
111
不过,我知道很多人在追求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但对方并不喜欢自己的),总以为自己对对方好一点,就能够换得对方善意的回报,这种想法是非常天真的。
112
在人和人的关系上,本杰明·富兰克林讲过一句非常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话:“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比一个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如果一个人对你不够好,无论你多么喜欢她(他),对他和他的家人多么得好,也换不得他的真心或者友谊。因此,在任何关系中,我们要找到的都是富兰克林说的那种“帮助过你的人”。
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将使我们受益终身
类似的,一个人在选择工作单位或者友谊时,应该把对自己好、能帮助自己成长的公司放在首位,而不是觉得某家公司很酷、很热门、或者多给了一些薪水就选择它。
113
一个人一旦几次看走眼,就会失去判断力。这并非因为他的智力水平不够高,而是因为他判断价值的方法彻底错了。有的人在我们看来命不太好,因为他对周围的人都好,而周围的人对他都不好;而另一些人命好,因为他们总有贵人相助。其实在所谓的“命”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我们判断价值的方法。
至于生活的伴侣,对自己好比是金钱、门第、和外貌更持久的依靠。
115
而我追求的是一种最好只有我能做,别人难以胜任的工作,也就是要体现我的不可替代性。这样一来,我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理论基础非常扎实,这让我们在解决各种未知问题的时候占据很大优势。
我们自己要树立一种“我能做到世界第一”的信心。
121
如果将导师看成管我们的领导,我们可能会把很多心思用于应付他们交代的工作,甚至和他们钩心斗角;如果将导师看成自己的引路人,他们就会主动从他们身上学到美德和智慧,让自己变得更好,甚至超越他们。
125
我请你吃饭,带你享受生活,是为了让你开眼界,让你体会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以你的能力,将来会比我的生意做的大、生活得好。如果我把钱给了你,你就会满足于那几百元钱,格局就小了,那样你只能成为一个挣点工资、奖金就满意的人。
127
不要为了省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把事情做的不漂亮。大部分人戒不掉“贪”,既想把事情做好,又想省成本,总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兼顾两头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把小的一头照顾了,却把大的一头丢掉了。
我以前做生意一直在想,为什么张先生的收入是我的一百倍,能够集中精力把该做的事情做漂亮,是一个重要原因。
130 成为自立的人
第欧根尼来自古希腊的锡诺帕,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他被称为“锡诺帕的第欧根尼”。他是一位古希腊贵族,在当时,古希腊贵族有很多奴隶帮他们做事
有一天,第欧根尼将它的奴隶都释放了。人们问:“没有奴隶你怎么生活?”第欧根尼说:“奴隶没了主人可以生存,主人没了奴隶反而不能生存”。
我在大学时读到第欧根尼的这些故事,受其影响才渐渐成为自立的人。在此之前,我对家庭和工作多少有一些依赖,很怕自己孤单的时候活不下去。
人利于天地之间,必然有出路。
千山我独行(不需相送),我并不是要独来独往,而是不介意孤独,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随大溜。
人必须要有真本事-----火烧不了,贼偷不了,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131 保持自由人心态
人有了利于天地的本事,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否则地位多高都是奴仆。
我后来在换工作时,总是和新单位讲:“如果你们要找一个雇员,不一定非要找我,能干活的人多得是;如果要找一个合作者,那我们可以接着商量。”
真正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彼此自由的基础上。
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因为他们除了帮我们获得一些金钱(有的甚至连钱都得不到),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
一些朋友为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有必要做,我的标准是,那些花了精力做的事情要尽可能的对自己的将来有益。
133 不要过分追求物质
我反对过分追求物质,那会对生活造成负担。大部分时候,对物质看中的程度只要稍微轻一点点,辛福感就会增加很多。
135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为5个层次,底下的3层和生存有关的基本需求,在此之上,人们希望获得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而大部分人能够想到的就是学习亚历山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将个人的幸福、荣辱和成就放到一个很大的时空中去考量,就会发现,纵使成了亚历山大,那点儿成就也显得微乎其微。在历史上,亚历山大的帝国在他死后就迅速解体了,而让他能够出现在今天历史书上的主要原因,反而是他在无意中将希腊文明带到了周边地区,从此历史上有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的时代。第欧根尼古怪的一生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人生-----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着,快乐着。
139
所谓勇敢,应该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果敢行动,办成别人不能干也不敢干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