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写作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做爱或交朋友。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更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斯蒂芬·金
工作
关于GTD的实践体会
现实工作中事务缠身,剪不断理还乱,结果总是不如期待,事情完成时间总是超出预期,焦虑、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负担。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只要寻求时间管理的帮助,刚好在范登读书会遇到了GTD,让糟糕的工作状态有所改善。
GTD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简称,也就是“搞定”,这个专有名词是从《搞定》一书而来,成为目标+时间管理的代名词。实践了一周,最大的体会就是简单实用,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都可用。
GTD的核心做法就是让我们的大脑成为处理器(CUP)而不是存储信息的硬盘。 工作和生活中,我老是会干这样的事:三、四件事情同时做,手头做着一件,脑子还时不时想着另外几件事,最终的结果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做不好,要么就是用时过长,那么就是结果不尽人意,总之就是效率低下,而且整个过程充满焦虑、压力。
我们大脑只有在处理很少事情的时候效率才是最高的,然而我们仍可能被随时插进来的事情所干扰,GTD给了最佳的处理方法:
1、建立一个“工作篮”,收集随时插进来的事务,另外安排时间处理;
2、一次只做一件事;
3、直到把这件事情做完。
GTD并不复杂,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忍住”不去处理那些容易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情即可。举两个的实例。
我是公司的小编,经常要写稿子,还管理着其他事项。经常在写稿子的时候就有同事发来信息,有任务。我现在的处理方式是,判断事情是否能够在2分钟内处理完,如果可以停下手中的活,做完后马上给对方回复,如果超过2分钟,那么就用手机记录到“滴答清单”里,等手头的活干完了,再做。
另一个是生活中的。跟朋友进行微信聊天,途中遇到事情需要做时,在以前,我的做法一定是把这场聊天撩着,既不想结束聊天,也不跟对方说自己暂时离开。然后一边干着活,一边时不时聊着断断续续的天。现在的做法是,直接跟对方说有事需要离开,稍后会再聊。
还有一种经常遇到的情况:为了了解A信息,我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可一条弹窗新闻或者信息的出现,不知不觉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了,当我们回过神来,十几分钟已经过去了,刷了一波不仅不想管,而且完全没用的信息。现在的我,依然会犯这样的毛病,但频率小了,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
只要这么做了,觉得整个世界都清爽了,没有那么多错综复杂的思绪干扰,纯粹地做事,一件一件来,做到了正真活在当下。
生活
关于[早起]——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早起]
每个人都有盲目跟风的时候,曾经会因为一篇文章而励志要[早起],也因为看到朋友圈嗮早起打卡而重拾[早起],总之结果就是无法持续[早起]。经过多次失败的探索后,我发现失败的根源是“不知道早起后的那段时间用来做什么”就是“没有目标感,没使命感”,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不肯从被窝出来是因为想不到起来后做什么。看书,我为什么要看书,看什么书呢?运动,做什么运动呢?昨晚不够睡,早起运动会不会反而是一种伤害?只要有一丝犹豫,身体那强烈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我们所有的意识。
对于一些人来说,[早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盲目跟风只会让自己痛苦。
所以在[早起]之前,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早起],而不是在失败之后,不断责备自己没有毅力、没有耐心、是loser。
最近我重拾了早起,已经坚持半个多月了,因为我找到了[早起]的意义:
1、每天进行复盘
2、坐享。
这是两件我认定会影响终生的好习惯,它们需要我每天留有充足的私密时间完成,于是[早起]自然而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这回,[早起]成了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目标。
学习
关于学习——[模仿]是我们的老师
最近启动了一项100天行动——每天王城200字的模仿训练,和[早起]一样,也是实现目标——成为一名合格写手——的方式。
对于创作工作的小白来说,[模仿]是最好的途径,《写作这回事》的作者斯蒂芬·金说过,模仿是所有作家的必经之路,我们无需羞于[模仿],[模仿]多了,终有一天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一篇周记格式是我模仿一个“原来二姐”的公众号而写的。在以前,我会因为别人已经做到了,而放弃做同样的事情,除非我能够想到比TA做得更好——这样的时刻永远不会到来,因为连[模仿]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愿意做。
模仿到什么程度为止?直到再也不能从模仿中获得新意为止。
阅读
最近对写作技巧进行着主题阅读,《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是我完成的第三本写作技巧书籍。
关于这本书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写作这回事
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收罗所有的收获,在这里做补充。
1、“我的童年却是一篇雾色弥漫的风景,零星的记忆片段就像孤零零的数目掩映期间……”每当我看到那些将童年生活描绘得活色生香的文章时,都会惊叹作者的记忆力之强,很艳羡他们能够如此清晰的自己的童年时光,而我的童年就像斯蒂芬的一样,一篇雾色弥漫的风景,只有零星的记忆碎片。
2、“我在里斯本高中身下两年里,把该上的英语课都上了,在大学里又修了不少的写作、小说和诗歌课程,但约翰·古德教给我的东西比所有这些课教给我的东西都要多,而且不出十分钟就教完了。”这样的经历我也深有体会,有一篇报道,我花了十几个小时写完了,可却还是觉得文章乱糟糟的,缺乏脉络,提交后,在前辈的几分钟指导下豁然开朗,只要简单运用一个原则——概括性句子打头,描述和支持性语句紧跟在后——即可,修改后的文章可读性上升了一个档次。其实这个原则早在两本写作技巧书籍便学到了。
3、“我的写作以及我从中获得的快乐对我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家庭生活很有帮助。”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健康、幸福和工作对立起来。绝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我们才有更幸福的生活。如果你问,我不喜欢对我的工作怎么办?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问斯蒂芬科维,“我不爱的太太了,怎么办?”
“那就去爱呀。”斯蒂芬科维说。
“可我已经不爱啦。”那人很疑惑。
“那就去爱呀。”斯蒂芬科维坚持。
对呀,那就去爱呀,爱是一个动作,不是一种状态。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就让自己喜欢呀。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工作成为一项自己能够轻松驾驭的事。
娱乐
本周动画片《十二大战》完结,追了12周的番剧终于迎来了结局。总体来说一部没有太多槽点的动画,剧情合理,人物刻画丰满,画风也很赏心悦目,战斗方式平实合乎逻辑,是一部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番。
此番到底我于有什么实际意义,冥思苦想得到一个并不是那么功利的答案——让我暂时脱离现实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