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说需求转化,首先我们要对需求做一个分析。需求分析有五个步骤,需求转化――确定基本属性――分析商业价值――初评实现难度――计算性价比。
一般团队在开会时,会天马行空的讨论,对解决方案有一定的不成熟的想法,在把这些想法转化为产品需求时,得先记录下来。可以使用幕布等软件把想法做成一个思维导图的图形,方便展示。但要做具体需求分析时,要用Excel来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在需求转化的过程中,把明显不靠谱的需求筛选掉。
下一步就是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采用文档的方法让大家进行共同维护。比如可以在文档里写基本属性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属性;二是属性说明。基本属性有:编号,提交人,提交时间,模块,名称,描述,提出者,提出时间,Bug编号。对应的也要对每个基本属性写上属性说明。
通常需求也要分种类的,也分为基本属性和属性说明两个部分。基本属性这块可以分为分类和层次两个子部分。然后在写上对应的属性说明。一般层次这块有分为:基础,扩展(期望需求),增值(兴奋需求)这三部分。可以理解为“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好比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时,缺少这一功能而且是没有这个功能就不行。那么我们就增加这个功能。“锦上添花”,如果用户有时候要在特定的情况下用这个功能才想起使用。
接下来我们要对需求进行商业价值分析。这个步骤一般就在“需求讨论会”上举行。此时我们又要把讨论的商业价值写入文档中。还是按照需求属性和属性说明来写,需求属性分为重要性,紧急性,持续时间,商业价值。特别是商业价值这一块在属性说明中,写为商业优先级,不考虑实现难度,由群体决策。因为商业价值直接影响产品未来的方向。之后再去评估需求的实现难度。判断某个需求的商业价值是否可做由实现难度决定,这块由技术组来实现。
接下来是需求的开发量,一般按照人天来计算,一人一天的开发量。说是一人一天其实并不是,有时候要开会,有时候又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所以每个人一天能开发5,6个小时都算是最好的了。而且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最终会导致开发量的无法评估。比如有时候紧急来了个需求叫你必须做完,是不是要耽误开发进度。
在开发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性价比。性价比=商业价值÷实现难度(简化为开发量 ),记住永远“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一切看性价比。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大就不做。性价比用于决定先做哪个。性价比有时候会发生偏差,因为接触人群类型的不同。但记住要时刻注意,综合考量。
本文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wu_you_lT,欢迎关注第一时间获取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