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效率!”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
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罢:
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
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 铸型 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提倡高效课堂今天,效率与教育是否完全不相容,教师从铸型中被培养出来,再把学生送到铸型中去,教学必谈中考、高考,手拿课标、考试说明,心中也是无限迷茫。
我应该怎么做,提高课堂效率,苦心经营自己的意匠,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意匠的成长过程中,在大师的教诲中,在于学生的相处中,去寻找教育的意境。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
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
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教育是多样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更重要的是自我的教育,而这个能力需要培养,看书是方法之一;
学生需要看书,教师也是,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课本之中,不然定会生出只缘生在此山中的迷惑。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人的认知能力培养,有阶段性和倾向性,顺应成长的规律,给予相应的指导,静等花开。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
在于行动,手动、脑动、心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