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不少年轻人的潮流打卡必去地点,在韩流发源地首尔,随处可见穿搭范本,但见的最多的是“孪生”现象。
在韩国化的英语中,这种孪生潮流在当地被称为“couple look”(情侣装),或者是另一部分首尔人口中的 “similar look”(相似的装扮)。
没人知道这种潮流什么时候产生的,也许是从像《继承者》和《秘密花园》一样的韩剧中火起来的。自2012年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以来,Instagram 上的#couplelook 标签也使其获得不断上升的欢迎度。
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韩国一样执迷于约会和浪漫,频率频繁到每一百天就有一个纪念日的地步,而且每个月都有相当于情人节的节日。
甚至在四月份的黑色情人节,单身人士从头到脚都穿着黑色衣服并且必须吃炸酱面,所有这些都是对他们黯淡、缺爱的内心的一种微妙暗示。
“情侣装”现象在韩国格外风行可能还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在一个强制要求穿校服和每一个年轻男性都要服两年义务兵役的社会里,这进一步说明了普遍上对统一服饰和统一性的一种文化迷恋。
从韩国蔓延开的情侣穿情侣装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不过韩国的原始版本是一种「和谐且相似的穿搭」,到了中国,则被更多人用简单的文字图形互补来诠释。韩国是不少年轻人的潮流打卡必去地点,在韩流发源地首尔,随处可见穿搭范本,但见的最多的是“孪生”现象。
从韩国蔓延开的情侣穿情侣装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不过韩国的原始版本是一种「和谐且相似的穿搭」,到了中国,则被更多人用简单的文字图形互补来诠释。
韩国版本
中国版本
韩国的情侣装并不是为了给人一种“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在一起”的感觉,韩国的couple look概念是两个个体都穿的各有特点,但是又能知道我们两个是一对。
舶来中国的这个潮流被服装商家过浅地理解,只要是印花相呼应的,文字是亲密的,就可以借着情侣装的名义出厂售卖,因而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情侣装都像是为了证明是情侣而制作的衣服,并没有很多设计与心思在里面,也就谈不上好看。
很多人热衷于情侣装,认为把『养猪的』『猪』等字样穿在身上走路都觉得别人在注目、脸上有光,其实路人除了会看着他们身上的那几个字读一遍之外,根本没工夫对着他们发出羡慕的感叹。
中国人喜欢用相同的衣服将关系紧密的人拴在一起,双胞胎就一定要穿一模一样的衣服,这种简单粗暴的穿衣方式从小就潜移默化,好像是只要其中一个穿了不一样的衣服,他们就感情不好闹矛盾了。
情侣装这种特别的服装在中国大部分都以高度相似的表现形式存在着,用处理双胞胎的制衣模式制作属于情侣们的衣服,这种看似合理实际上很敷衍的行为却被大多数中国情侣所接受。
只是他们自以为情侣的身份,实际上穿着看起来更像是有骨科情结的表兄妹。
高阶的情侣装可以运用颜色的相反或相近、衣服本身风格的一致、服装材质纹理的类似来表达。而促成这种和谐的条件是,衣服要呈现中性的感觉,也就是男女都能穿。
不少从事服装设计行业的人都不仅仅只做某一领域的衣服,为了更宽阔的适用性,不少人都开始涉足中性服装。
但是在满足男女都能穿的条件下,还要做到抓住两性人群的审美,这并不简单。
设计难度较高的服装总是要听听不同人的意见,在与其他设计师、消费者的交流中获得认同度比较高的衣服样式。这就是【异】平台能为原创服装设计师提供有用讯息的方式之一。
设计师有设计师的频道,消费者也有消费者的发言权,两者既能在【异】平台的〖发现〗栏目独立,又能双向交流互动,听到一对一沟通的声音。想知道下一次的流行是什么,那就多在〖发现〗里刷刷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