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沿海城市的孩子,看海必然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我一直觉着大海是最没有什么可拍照的,它需要着太阳的点缀,需要余晖的渲染,需要遥远行驶而过的船只在画面中打个招呼,但只有大海就略显乏味了。
总之海天相接的那个画面固然赏心悦目可是放在手机或者相机里却又失了那么一点点的味道。
山川也是一样的,纵使我站在泰山之巅,登顶峨眉之首,当我用拍照定格下眼前这一幕幕群山巍峨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知道我是在哪儿呢?更何谈传达我此刻的心境。真正能被人知晓的要不然是你朋友圈特意的定位,或是山顶边上那显眼的纂刻字画。

于我而言,我并不反对人们用手中的机器保留住当下的光景,只是介于不拍照和与他人分享“我过得很好”以外,我有着自己的第三种方式。
那就是,我自私的用双眼记录下这一瞬间并将之存档到我的内心,而不与他人分享。此刻的美好我留给了自己。
难吗?其实不难,但又是挺难的。现在生活中的我们认真想来已经不太像是单独的个体了,我们被人群捆绑着,而绑着我们的这根绳子它叫作互联网,它还有一个雅称叫“别人的眼光”。生活中的我们被各种言论和声音,看法裹挟着并迅速向前推进,于是我们需要回应,然后便是通过分享告诉着周遭的所有人: “我的品位不low,我去的地方很酷,我认识的人很牛……”
我们活在了隔壁邻居的口中,活在了女朋友闺蜜的眼里,活在了孩子同学家长的朋友圈,可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我不想去评判任何事物的是非对错,只是这一切不过是一种选择,我们有权利选择活在我们愿意活在的样子里,只要我们愿意。
“ 在无言的相接里交流,看黄昏的朦胧悄悄被带走。 ”
多为自己活一些时刻,看到大海了你可以选择放下手机一头扎进去,看到连绵的群山了你也可以放声大喊,让山谷收藏着你的声音。
就像南怀瑾先生曾经说的:“看花要将花的精神收到自己的眼神中来,看山水,要将山水的精神放入自己的眼神中来。”而当人们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不知是道好是坏,但是我知道下一秒他们的眼中将不再有山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