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我连续早起的第393天。距离1000天还有607天。
在过去的393天里,我用每天多出来的2个小时读书、备课、写文章……或是做面膜、练瑜伽、做家务、刷剧。做了不少以前觉得“没时间”做的事情。
“没时间”的确是一个好理由,谁也不忍心苛责一个每天行色匆匆、忙着赶路的人;可仔细想想,“没时间”其实是也一个烂借口,如果我们连时间都不再拥有,我们还有什么?难道时间不是我们此生所拥有的唯一资源?!
残酷的不是你失去了时间,而是有人创造了时间。任何改变的发生都建立在“有时间”的前提上。如果改变注定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总要有一个引发连续性变化的开始,就像总要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这个开始可能人各不同,有人是从跑步开始、有人从冥想开始,我是从“早起”开始的。
原因很简单,开荒才能种田。连地都没有,何谈耕耘,又哪来收获?!
“没时间”对我而言,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描述下一个工作忙碌的老母亲的典型日常:
7:30-8:30 叫女儿起床,帮她收拾完,送到幼儿园
8:30-9:00上班路上
9:00-17:00 一天的工作
17:30-18:00 接女儿放学
18:30-19:00 晚饭
19:00-22:00 各种陪娃,直到哄睡
22:00-24:00 家务
分析一下这张时间表就不难发现,唯一有可能挤出的时间是在孩子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当我忙乱了一天终于把娃哄睡后,只想瘫在沙发里刷手机。家务都是迫不得已才干的,此刻让我支起摊子读书写字,真的蛮残忍的。
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在一天的周期里是不断下降的,所以到了夜晚,人们更倾向于放纵自我。而反之,清晨的2小时则是一天中自控力最强的时段。
所以我决定,每天早起两小时,开辟梦想自留地!
你看,“没时间”可以是拒绝改变借口,也可以是激发改变的动机。
因为我知道,早起这件事对于我的人生而言,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所以,没什么可商量的,这块牌不推倒,后面都白扯。
直接定了一个令自己无路可退的1000天计划。为什么是1000天?我觉得这是对于一个“习惯”建立的最低要求。一生能建立一两个习惯就很厉害了。
想象一下,你对自己说:“如果你能坚持1000天5:30之前起床,以后你爱几点起几点起。”是不是特别绝望。
换任何一种习惯养成其实都好使。
如果你能坚持1000天每天跑步,以后你爱跑不跑。
如果你能坚持1000天每天读书,以后你爱读不读。
如果你能坚持1000天每天写作,以后你爱写不写。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长度。绝望到要么铁下心做,要么直接放弃。
早起,对于没时间的我而言,就是那个铁下心也得完成的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