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最近在提高普通话水平,常跟我交流。九叔普通话的不足符合江苏特色,据我观察,江苏大多数城市的人如果普通话发音上有问题,那么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长韵母发不饱满;2、字词之间连接不顺滑。
长韵母(比如:ou、uan……)发不饱满是因为南方人说话急促,发长韵母时应该做的口腔动作常常做到一半就完事了。九叔也是,等他习惯把长韵母的发声动作做足了,发声就会好很多。
因为这事,我想起了一些关于我们家方言的故事。
我们家方言里「e」这个音用的特别少,很多时候它发成「uo」。比如九叔,江湖人称中国葛,他姓葛,但在我家那边不读 ge ,而是 guo。
初中时,我们家隔壁有了个新邻居,听我爸妈说他们家姓 guo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是郭靖的郭,直到有一天看到他们家小孩的作业本,他们家小孩念小学二三年级,我一初中生有给他看题解题的能力,所以他来找我解题。一看作业本上写的是:葛成飞,我一下明白我以前理解错了。
除了葛(ge)念成郭(guo)外,磕头也变成了阔头。对了,经常被我们续一秒的前国家领导人经常说的「阔以」(可以),也是这个意思,看来江苏很多地方是这样。(长者扬州人,九叔连云港人,我淮安人,我们都是江苏人。)
我最痛恨「e」的时候是小学二三年级。虽然之前在幼儿园和一年级学过了汉语拼音,不过就我们那村小的烂水平,我们所学有限。二三年级的我不仅平卷舌音、前后鼻音、l n分不清,发不准,毕竟它们确实有难度,但更操蛋的是我还是改不过来把 e 发成 uo 的习惯。
那时候不知道怎么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广告,我滴妈,「可口可乐」简直是世界上最难读的词了,四个字里三个「e」,我在家就试着念「可(ke)口(kou)可(ke)乐(le)」,可是不管我怎么念,结果都是这个味:kuo kou kuo luo ,这是什么啊,怎么跟电视广告里不一样呢?我那会儿真是绝望了:啊,我难道一辈子连这四个字都说不利索了?!彼时的我已经听说了某某口齿不灵的人物通过舌头底下放垫石子练习说话成功的励志故事了,我也依葫芦画瓢,把家里的啤酒瓶盖塞舌头底下,结果什么效果都没有,我还是发不出来「可口可乐」的音。
经此一打击,我算认了命,我原本想的靠舌头给人带来快感是不可能了,还是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吧!从此我就放弃了普通话的学习,课堂上也不读课文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一个沉默寡言,长着毫无生气扑克脸的少年。
可是谁特么能想到,我在18岁前后突然开了窍,舌头灵活了,汉语拼音里的音都会发了,方言、普通话自由切换溜溜的。苍天啊,为何这样对我,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为什么又给了我一根灵活的舌头?
————
哈哈哈,说实在的,当时我说不出正确的可口可乐真的特难受,改变确实难,即使今天我们老家的很多人依然发不准这四个字,我爸肯定还是说成:kuo kou kuo luo。我后来之所以没有了发音的问题,可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电视节目看多了,普通话的音入耳了。而且,武侠剧,武侠小说看的多,电视里、小说里的那些人物台词放学时一个人走在路上常常默念,这是语言学习非常好的方法,好像有认知语言学研究说这是「内语化」(可能不是这个词)。当时默念的句子现在大多记不得了,念那些牛逼人物的台词,不管正派反派的,都很过瘾,现在记得特清楚的是:你这畜生合该作死!(额,不对,这不是武侠里的,这是王熙凤对贾瑞动了杀机。)
好生菜
2017.8 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