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用手机干什么?当然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工作中有很多的群,群员之间随时需要交流,信息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甚至到了狂轰滥炸的地步,但是有意义的交流呢?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交流,纯粹是为了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工作。
工作之外呢?当然除了正常工作时间外,还有额外的工作,我们被迫使用手机的时间太长太长。人类推进了科技,常常又被科技奴役着。工作之外呢,正如人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时需要放松了,需要玩乐了,手机刚好提供了“各种资讯”,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你喜欢娱乐八卦的,有,你喜欢高大上的新闻的,有,你喜欢体育赛事的,有,你喜欢玩游戏刺激的,有,你喜欢看各种口味的电影,当然有。可以说,一部手机,联系着世界,一部手机,可以支配一个人所有的时间......
没错,手机提供了沟通的方便,也提供了一些资讯,关键是人,人在其中能做到自觉吗?不然怎么会那么多夜猫子,怎么会有那么多家长因为手机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呢?
手机它的诱惑很大,对大人尚且如此,对一个孩子呢?那是怎么样的存在?
孩子与大人有什么不同,当孩子有很多时间没有事情做时,不像大人,需要白天干活,需要操心很多的事情,比如经济的、身体的、家务的等等,可是孩子呢?这些似乎都与他们无关,钱是父母给的,东西是父母买的,身体还健康,你想只是一个孩子还能不健康吗?家务呢,几乎孩子都不做家务,是家长没办法让孩子做家务,也当然无法承担家庭的责任。所以外界的事情无法让孩子离开手机。再者孩子的成熟度呢?大人都没有很强的意志力,除非这个人有梦想有目标,可以自觉抵抗手机的诱惑,事实上这是最主要的方法。孩子呢?孩子哪有什么目标,更别谈什么梦想,所以,面对手机,根本是抵挡不住的。
还有,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长时间看手机不利于他们的发育,比如眼睛、颈椎、大脑等等。所以纵观所述,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一定要得到限制,特别是年龄很低的孩子。
怎么限制呢?我想每个家长都有发言权,都有自己的方法。对于低年龄的孩子,直接拿走,转移注意力,甚至责骂,或者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机,不要有坏的榜样 ,这个就很容易解决,孩子也不会怎么哭闹;而最麻烦的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有自我意识,一旦形成玩手机的习惯,家长随意拿开,就会导致孩子又哭又闹,严重程度是年龄低的孩子的十倍以上。
此时,家长的情绪与处理办法就显得很重要了,情绪太过激烈,会引起孩子的强烈情绪,可是太软弱,特别是依从孩子,就会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什么都得听她的,以后教育就更难了。比较好的做法是,要讲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时间上长短上的限定,可以是完成家务后对孩子的肯定。总之,不能让孩子自己把握手机,特别是手机不能带出去,比如不能有流量,不能有卡,否则孩子就养成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的习惯。
如果家长还没有给孩子手机,就要坚决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如果给了手机,特别是孩子已经开始玩手机,还没有时间限制时,这是最难最考验家长的,应该怎么做呢?随孩子愿,让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没有责任心的,也是没有能力的家长,或者说是没有资格的家长。
要怎么办呢?一定要有态度,不能软弱,不能任孩子摆布,要坚持自己的做法,给一定的时间,手机家长保管,如果超过时间,就要为家庭服务,比如搞卫生等,而且下次就不能再玩。事实上,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在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放任孩子,不能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
当然,孩子迷上手机,也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无聊,没有事可做,没有她想做的事。所以,尽量让孩子有事可做,特别是一些游戏啊等等。同时,要尽量找到伴给她,有伴他们就能找到共同的事情。比如暑假的兴趣班,其实适当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孩子喜欢,而且是适量。还有就是孩子需要父母的感情,需要父母的爱,这样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样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愿意听父母的教导。
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习惯培养好了,孩子就沉迷于书本,无暇关注手机。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的是什么呢?要有一个书房,要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书,这个书房是敞开的,是孩子可以随意拿得到书的,这个书房不能有电脑及其声音,只是书房。还有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要有一起阅读的时光,比如睡前时光,这也是我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啊。
所以说,孩子有事有伴有书有爱,这样的孩子,即使偶尔玩手机,也绝对不会沉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