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文化自信与对待祖先的感怀态度

孔子的文化自信与对待祖先的感怀态度

作者: 柯松珠 | 来源:发表于2021-08-12 08:34 被阅读0次

【原文】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2.23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一点感悟】古代十大文明古国,虽然我们我们排在第三第四,但是只有中华华夏的文化至今一脉相承,福建与东北虽然相隔十万八千里路,语言不同,但是一说普通话都一样。从华夏到清,历史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一个统治者换另一个,然后中间有迭代而已。所以夫子预测相当对,是有何等的文化自信。

【原文】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2.24 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这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却不敢做,这是懦夫的行为。”

【一点感悟】慎终追远,民得归后矣。慎终是感怀祖先,缅怀祖先。这是一种纪念方式,不能去乞求他们给自己带来保佑,这是不对。

有一次子贡问如何知道死了的事情,孔子怼了他一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之生,焉知死”活在当下,不要去想还没发生的事情。

【最喜欢的朝代】

我想应该是宋代。对于文官,哪怕犯了很大错误,也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就拿我们可爱的苏东坡。虽然老惹皇帝不开心,但是也没有重重惩罚,只是一再的贬流放。不像后来的明朝,王阳明大学士虽然高居官位,也挨五十大板。

还有魏晋时期的司马家统治的时期,对文人也是相当宽容,才出现我们所熟悉的竹林七贤。

相关文章

  • 孔子的文化自信与对待祖先的感怀态度

    【原文】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

  • 论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不说孔子,不说仁义礼自信,不说诗书继世长。说说祖先对后辈美好的祝福...

  • 高考前

    孔子说对待君子应该讲仁义道德,对待小人则没什么好讲的,用小人的方式对待小人即可,如果对待小人也是很忠义的态度,就太...

  •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于对待智慧的态度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于对待智慧的态度,东方对待智慧总是谨慎的,奉若神明的。毫不怀疑的,西方对待智慧的态度是,柏拉...

  •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目录 1、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2、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3、孔子对华夏上...

  • 学以为己,反求诸己

    学以为己,反求诸己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滺然 读《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是心灵品质品质建设的开始,文化自信的...

  • 态度的转变

    孔子以前对待人的态度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从宰予的身上孔子得到了新的想法。 因为孔子从宰予的身上发现,这个...

  • 态度的转变

    孔子以前对待人的态度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从宰予的身上孔子得到了新的想法。 因为孔子从宰予的身上发现,这个...

  • 教育笔录

    教育就是生活,你对待教育的态度,其实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与消极,大相径庭。

  • 教育笔录

    教育就是生活,你对待教育的态度,其实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与消极,大相径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文化自信与对待祖先的感怀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wk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