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个故事:
小A建了一个群,门槛设19.9,三个月的时间,小A通过各大平台以及分销裂变模式,使付费粉丝达到10万。
接着小A通过三个月的时间,不断的向这10万粉输出自己的价值,这里边不仅包含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还有对于社群的独到看法以及未来发展的个人观点。
接着小A又建了一个群,收费2980,进群条件也更多了些,陆陆续续大概有10000粉。
小A又通过半年的时间,对这10000粉丝着重传输自己的价值与个人IP。
半年后小A又建了一个群,收费5万,进群条件苛刻,并不是给钱就能进,而且只限50人,多了不要。
这50个人每年都会有年关考核,如果考核失败,则直接退群且不能再续费,如果考核成功还想继续呆这群里则需要再次续费。
50人只减不增,多一个也不要。
但就是这50个人成就了小A以后的商业帝国,他不管做什么项目,这50个人都会跟着他一块儿做,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从最初的大海捕鱼式的“流量”到桶里抓鱼式的“留量”,再到最后的同频且忠诚的“留量”,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营销思路。
一切生意的本质是流量,一切想要大规模扩大的生意基础一定是留量。
来,咱们接着看故事:
你的手机上有没有下载过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瑞幸咖啡、拼多多?
即使你说你的手机都没有这些,那么你手机上有支付宝吗?有微信吗?有淘宝吗?有大众点评吗?
听歌你要用网易音乐,吃饭你要用美团,出行你要用滴滴,看视频用爱奇艺……
无处不在的APP成了我们生活的标配,你不想脱离这个社会和时代,就必须拥有以上的这些或者说是一些工具,因为你脱离不了,除非你与世无争,不在这里生活。
而这些APP的用户从何而来,自然就是流量。
各种赠送会员以及互相推送,还有各种的花钱和不花钱的导流,将用户导入下载APP,或者通过各种营销或促销将用户留在APP上,这就是从流量到留量。
这些工具给予我们的就两个字:方便。
再说直白点就是让我们花钱买时间,因为这个社会时间最值钱,在方便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带来的还有快捷,同时让我们不怎么去动脑,省心。
从传统的流量思维到现在的留量思维,在过去的40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每年都会诞生一个大的风口或若干个小风口。
可是现在环境变了,红利消失了,互联网的红利没了,消费增长红利没了,加上各种的影响(比如这次的疫情),我们的“寒冬”来了。
沿海地区的外贸企业订单量骤减,很多工人春节后都面临着再就业,还有大规模裁员潮的知名大品牌企业,在这个时候,留量显得更为重要。
当增量消失,流量思维失灵,生存出现问题的时候,企业自然的就会转向“留量”,开始加重视与自己有强关系的老用户。
从“流量型企业”转变为“留量型企业”,深挖留量市场的增长潜力,重视客户终身价值,才是今后企业运营的重要命题。
在“寒冬”下,企业想要保持良性循环和逆风飞翔,只有回归用户需求,从留存用户入手,通过管理、技术、营销、服务的提升,切切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用口碑来驱动增长。
回归互联网,回归我们现在的社群思维,过去,一直在思考如何将1000个客户发展成1万个客户。
现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这1000个用户服务的更加细致周到,让他们信任你,依赖你,让他们拥有自我繁殖的能力,帮你实现口碑裂变和用户裂变。
那在这里呢,就跟我们开头讲的第1个故事有关,通过“引”——“养”——“留”的方式来做。
那么什么是流量呢?
就是流走的量,指的是前端的量;
那么什么是留量呢?
就是留下的量,指的是后端的量。
半夏也经过两年的社群运营学习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真的发现不断开发客户,花钱买客户,到头来很累,而且效果并不好,很多转化的流量都是一次性的。
既然流量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获客方式无疑是对流量的一种铺张浪费,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
引:引出流量,用个人号来沉淀。具体的流量引发,我相信大家都学了很多,也各有技巧,找到一个狠狠执行就行了,这里就不多说。
养:输出内容,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让用户愿意在你的朋友圈内容上花时间,也可以用公众号以及社群沉淀。
留:用户通过信任你,进而信信任你的产品。流量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客户的价值并会进一步放大,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个人号以及社群。
具体讲的这三步可以参考第1个故事,从流量思维到留量思维,关键点在于从以往的以流量获取为中心,转变为品牌塑造、服务用户为中心。
通过达到自己的私欲流量值,解决获客难的问题。
当然了,最后提一下著名的“1000粉丝理论”,当然了,半夏心没那么大,我准备用三年的时间打造50粉丝留量,如果你愿意,可以留下来,我们一起玩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