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荐书】逻辑思维年度大书《变量》

【荐书】逻辑思维年度大书《变量》

作者: 冥思诚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23:36 被阅读0次

美国作家梭罗说:“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务。”的确,对我们来说,没有观察到的事务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样地,那些能够被观察到的事务才是属于我们的。                                               

变量封面 | 图片来源于得到平台

每年罗胖在自己的跨年演讲中都会推荐一本或两本的书籍,这书里的内容也支撑了他演讲中的全新思维。快速阅读完了今年罗胖强烈推荐的何帆老师的新书《变量》。我非常喜欢这个经济学家,他总会站在历史的角度里解释现在发生的现象。去年,他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矛盾的变更过程,让我有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新国情下的新矛盾。而今年的这本著作,又让我的观念发生了一次非常大的转变。

整本书不厚,只有区区17万字,静下心来一天之内也绝对可以看完;宽松的排版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服,还在重点的地方用淡红色横线标记,让读者更快的检索到需要的信息;每一章的末尾都会以形象墙的方式归纳总结这一章的关键点。硬质的书皮外面包裹着一张泛黄的纸,满满的变量二字以上下结构占据了封面的大部分篇幅,下面题记着两行小字,分别为“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和“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反转大师,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微弱的光”。尤其是在书的侧页上,标记着2019-2049,这是作者的大愿,他将在今后的30年里,每年都会写一本这样的书,明年这里就会出现2020-2049,往后依此类推。

章节汇总 | 图片来源于得到平台

从后记里看到了作者对于这本书的发心,作者想像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一样写出《光荣与梦想》这样的书,却又不像那本书一样讲述已经发生很久的事情。而通过每年一本书的方式,记录下来当年发生的事情,直到2049年,既写给2018,又写给2049的2018。这样的书的确可以传世,就像《激荡三十年》一样,如今还排在财经管理类书籍的畅销榜中。这样的写作也更能帮助我们感触历史,亲历历史。这样的撰写方式,是一种继承式的创新,这样的发心的确让人敬佩。

全书共分为5章,第一章讲述了作者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写的什么。什么是历史写作的“长河模式”,什么又是作者所谓的大树模式。作者为什么会追求历史感而不会去记录历史,因为花了50年时间写下1500万字的《世界文明史》的作者杜兰特夫妇提醒作者:“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部分则是偏见“。作者写作这本书继承的是麦考莱的箸史传统”展示真相的裙角,却能窥见真相的全貌“。而发力点就在全书的核心”慢变量中寻找的小趋势“。

那么什么是慢变量,什么又是小趋势呢?先从变量开始说起吧,作者所说的变量有快慢之分,分别是快变量和慢变量。那么什么是快变量和慢变量呢。作者的解释是如果天气预报告诉你台风即将登陆,海上会有大浪,这就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发的潮汐现象就是慢变量。我所理解的慢变量便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便是儒家学说里所讲到的“格物致知”的知,是在因果里更深层次的因。但是,这慢变量并不是作者写作的重点,作者很快给出了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慢变量: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并以此作为定力,找到小趋势。

趋势在作者的定义里又分为大小两类。大趋势就好比互联网,小趋势就好比自媒体;大趋势就好比盖楼,小趋势就好比装修。按照美国未来学家马克J佩恩的定义,小趋势就是占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作者又根据国情将这个1%改为0.1%,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发生在140万人口里所认同的事情。作者给出了为什么要记录小趋势的原因,其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化日益显著,大趋势不足以准确描述社会的多向度发展;其二,从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很少出现泾渭分明的新旧观念交替,新的观念和新的现象往往由原来的一些小趋势发源的,这些小趋势原本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却能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就好比,电竞市场在十五年前就出现了,但那时只是小众的乐趣,只是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而如今,在今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有关亚运会的报道在微博上只有10.8亿,而有关电竞亚运会的阅读量却高达16亿,十五年前的人皇”SKY“就是小趋势,随后09的DOTA,就是小趋势的延续。还有,现今好多年轻的男孩女孩都会”着汉服,行汉礼“也是一种小趋势,就好比十几年前的cosplay产业。

明白了这些作者书中名词的定义,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年里发现的五个变量,分别为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上而下、重建社群。在接下来的四章里,我们就要看到作者认为在这一年发生的会影响未来的“小趋势”,奇怪的是,作者并没有为大国博弈留下篇幅,应该像书中所描述的,大国的博弈是历史中的必然结果,除非是外星球进攻地球,不然,现今社会的大国中、美,始终离不开博弈,一山不容二虎嘛。也或许是一言两语说不清楚吧。但作者并不认为中美之间的的贸易战会持久,因为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

技术赋能

作者在这一章里,关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应该是集中全力弥补“核心技术”还是应该扬几所长发展“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回顾美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及中国在信息化中的发展经验,得出了找到技术的应用场景重要于钻研核心技术。不是说核心技术不重要,而是通过在市场中对技术的应用,快速的总结教训,反哺于核心技术。而支撑这一理论的重点在于其一,我们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源于各个互联网公司在市场里快速试错的方式,其二在于我们的教育制度衍生出来的工程师红利和人口众多的市场红利。在此篇,将看到在边疆起飞的2000多架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极飞无人机,专注于服务业领域的云迹机器人,还有被作者比喻为水稻田中的稗草“拼多多”,作者不认为拼多多现有模式下会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新旧融合

就像前些年王健林和马云的线上线下赌局,没过两年线上与线下的概念混淆,哪来还有线上与线下的清洗界限。这一章里,作者在探讨谁是新兴行业,谁是传统行业。如果说互联网企业是新兴行业,那么制造业就成了传统行业。可是在这种互联网风卷残云,势如破竹的对传统行业的降维打击下,却在汽车这一传统制造业的皇冠产业里,出现了颓势。不管是阿里、腾讯、蔚来等这些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都对它久攻不下。却又有像海尔这样的传统企业通过管理的变革,出现了与互联网公司掰掰手腕甚至超越的实力。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像线上线下的概念混淆一样。新兴产业将和传统企业相融合,他们的边界也不会如想像般的泾渭分明。

前两章里,作者重点叙述了在工业化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慢变量里的新趋势。而后两章,作者将重点论述城市化慢变量中的自下而上的城市改造和人与人之间关于关系处理的社群重建。

自下而上

人们更关心与2018年房价会不会有拐点,作者却更关心城市化自下而上的发展。如果说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是自上而下的,那么作者在这章中就通过对东莞、义乌两个城市的观察,找到了紧缩型城市的自下而上的改造。如果说瑞幸咖啡是自上而下的扩张,那么作者还描述了一种基于场景发展的DNAcafe,它不再是单纯的卖咖啡,而是让城市里的人,找到一个拍照更美的地方。就好像在欧洲街道上你所看到的世代相传的咖啡小屋,不会再追求规模,追求的更多的是城市特色。

社群重建

这一年,我们听到了很多的负面新闻:米脂杀人、衡阳撞车、高铁罢座。作者在这一章里,将会探讨中国的社会应该怎么建立新的社群。作者会带你去看看离北京不远的秦皇岛的阿那亚社区,这个和泉州市惠安县的聚龙小镇、成都的麓湖生态城、杭州的万科良渚文化村并称“四大神盘”的社区。在那里,好似乌托邦一样,人们“择邻”而居,重建社群的信任和亲近关系。同样,我们还会看到在贫困山区里的范家小学,这里的教育方式被作者称为未来的教育方式,因为他教育出来了作者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

2018年是一个新的开端。生活在2018年的人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遇到的各种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增长回落、股市下跌。我们会感到焦虑和担忧。就路标已经小时,新秩序尚未出现。未来30年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但历史从来都是一位“魔术师”。未来还会出现一项不到的变化。我们要善于发现慢变量和小趋势,感知历史,看到小趋势,预测大未来。

何帆的7项规则 | 图片来源于得到平台

作者何帆在最后立下规则,鞭策自己完成这一部跨越30年的巨作,也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和作者一起在每一年看一看今年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量,对于未来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喜欢,请点赞或在下方评论哦。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你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关注[诚的时光里]

                                                  会有【财经】【观点】【荐书】【荐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书】逻辑思维年度大书《变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x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