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到包裹了,先把带有名字、地址和手机号码的标签撕碎,再将包装袋扔进垃圾桶。
换新手机了,先卸载旧手机上支付宝、淘宝、微信等相关软件。
作为理智的成年人我们都知道保护个人隐私,有关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例也时时提醒我们警惕。
可是,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我们主动登记时,我们通常只有顺从。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一名,曾经百度输入自己名字,居然发现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毕业院校等信息赫然在列。
怎么回事呢?自己填的啊。
几乎每年都会有各种名义的表格要我们填写,除以上几条,还包含身份证号、资格证编号、任职两证编号和参加工作时间几项。而且半年就能有三四次之多,通知里还特意强调:未及时填写者后果自负。
有何后果呢?不外乎职称晋级和工资挂钩了。
教书每为稻粱谋,即便偶有隐私遭侵犯的几声嘀咕,也很快消失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了。
习以为常的事,是最难引起重视的。
2
没成想偏偏有人提出来了。
连日来,澎湃新闻报道了全国各地多起政府及高校官网泄露居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例,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们先来看看相关法律条文,摘录一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从字面上抠好像全部符合,但界定并非这般一目了然。国人一直有正反两面看事情的传统,就像衡水各部门所说:他们初衷是好的,本着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布的这些信息。
那么,二者界限在哪里?只能落脚在是否造成了利益伤害上。
可惜的是利益伤害无法预估,它潜在于未来的每时每刻。一直相安无事自然最好,一旦因为好意的泄露造成个人损失,责任又该由谁负责?
仿佛谁来负责都有委屈。
何况,找出负责人也未见得能将损害消弥无踪。
3
事实上,在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新闻时,心头就涌起一种无端的恐慌。
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让人熟视无睹,由个人信息“合理似的”泄露联想到一部小说架构。十二只鹰(John Twelve Hawks)所著的《游侠》,十年前的一本畅销书。
因为年代久远,具体故事情节记忆已经不再清晰,唯独看书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恐慌与今天的感觉如出一辙。
“塔布拉”人也在寻找两兄弟,他们是一群穷凶极恶的人,类似秘密的政府组织,企图通过网络、导航信息等手段控制地球人,掌控整个世界。但是他们的宿敌“游侠”会阻止这个阴谋,于是“塔布拉”人踏上寻找并消灭“游侠”之路。
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独敏感的作家想象中的世界,仔细想想它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实。而我们每个人甚至不是“游侠”,我们更像“塔布拉。”
从早晨出门上班,到晚上踏进家门,现代的每个人都覆盖在网络、导航、监控之下,人类发明的高科技忠实记录并审视个体的一言一行,我们生活在一双双不带丝毫偏见、明察秋毫的眼睛下。
我们信赖这些眼睛,心甘情愿在它们视线里坐牢。我们希望受到误解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误会,追踪罪恶时查明隐藏的线索。
初衷的确是好的,但对于从来无心为恶的无辜众人来说,公然存档我们隐私,我们的权益是否也存在了某种隐忧呢?
毕竟,意图通过这些“眼睛”控制我们的“塔布拉”,和我们相比没有它们足以分辨的外貌区别。
万一隐忧成为事实,难道我们不应该埋怨将我们行踪透漏给“塔布拉”的各式监控、导航么?
4
答案是肯定的吧。
和政府部门光明正大公开职员信息一样,我们公共场合涉及身体发肤的隐私记录也许有堂皇理由,但这些理由本就该为我们服务。
倘若反而违背初心,伤害到本打算保护的群体,这本身就是政策的漏洞。
既然是漏洞,补上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么?况且,补这个漏洞其实并不难。
无非把握界限严格执行:
信息公开要有限度;凡有意利用职务之便出卖他人信息牟取暴利者,绝不允许推卸责任一律严惩。
被陌生人无故盯上的世界
网友评论